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性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 第8期 57-58页
作者:李萍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电视媒体无疑是当今媒体中最有影响的媒体.而纪录片最能体现电视艺术的审美特性。纪录片融信息、思想、艺术于一体,它在向观众传达信息、知识、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美应该成为纪录片创作努力追求的艺术境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文教学中色彩的语篇修辞功能探微
收藏 引用
《教育与职业2006年 第35期 146-147页
作者:张廷远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诗文中色彩正确意义的定位要放到一定的语篇环境中理解。而语篇的形象一旦穿上色彩的衣裳,必定愈加婀娜多姿,楚楚动人。色彩的主观运用又取决于作家自己情感的调色板,教学中应让学生在感知色彩或它们对应的文字时,进行一些理性之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丁玲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延续性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07年 第7期 46-49页
作者:李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丁玲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女作家,提起她,人们会立刻想到《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三八”节有感》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及散文创作。至于她的戏剧创作,可能就鲜为人知了。《中国话剧通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都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儒林外史》的讽刺标准简论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2期45卷 82-84页
作者:罗家坤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的的讽刺小说,其讽刺艺术标准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作家正确感受生活、评价生活的内在认识———情感尺度;二是作家把生活真实和这种内在认识———情感尺度展示出来的表现尺度。正是二者的统一,使这部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诗歌语言的“测不准原理”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 第4期17卷 152-153页
作者:李泽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诗歌作为一种最高的语言艺术,和一般常规语言相比,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之一是"非确定性"。这种"非确定性"恰如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诗歌语言的"非确定性"通常表现为模糊性、无限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修辞价值看古诗“数字”的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第3期23卷 1-3页
作者:张廷远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在古代诗歌里有一种与“析字”修辞格相似的数字运用现象,即把数字拆开来,以表情达义。其主要特征有:数字析合的相加性、数字析离的相减性、数字化积的乘除性。枯燥的数字一经诗人匠心运筹,即刻被情感所照亮。诗歌形象里有了生命的特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经》:叠字构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第4期26卷 61-64页
作者:胡晓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诗经》不仅内容丰富深刻,而且构词艺术也成就辉煌,尤其是叠字构词的运用,其手法之精妙令人赞叹。叠字构词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AA式和AB式。并由AB式派生出:AABB式、ABAB式、AAB式、ABB式。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极大地丰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歌:意境营造与色彩词汇的妙用
收藏 引用
《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 第1期27卷 78-81页
作者:胡晓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化境。为了使诗歌意境更加纯美、和谐、鲜亮和富于层次感,诗人在创作诗歌、营造意境时往往偏爱挑选、锤炼"色彩词汇"入诗。诗歌意象在被色彩敷粉着色的同时,诗人的主观情思得以凸现,诗歌意境也在五彩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代女性词创作成就探因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年 第10期 8-9页
作者:苏虹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宋代文艺发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词的兴盛,而宋词的发展直至鼎盛,都离不开女子的参与和发挥她们杰出的艺术创造才能,特别是李清照、朱淑真、王清惠、严蕊、淮上女、吴淑姬等一大批女性词家,以她们惊人的才华,高步词坛,雄视侪辈,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西厢记》“戏弄性”和“调侃性”造笑手法的运用
收藏 引用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第4期22卷 15-18页
作者:陈兴焱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王实甫的《西厢记》以其诱人的喜剧力量震撼着剧坛。作者用锐利目光去观察和沉思现实社会,运用幽默风趣的戏弄性和调侃性艺术手法,设置喜剧情境,凸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营造喜剧氛围,显示了《西厢记》独特的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