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兰州大学法学院"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下医患矛盾特征及治理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院管理》2025年 第3期45卷 83-86页
作者:赵麒然 迟方旭兰州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医保支付制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国医保支付方式也作出了调整,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逐步推广,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给医患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医患矛盾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轨制下党政联合发文备案审查制度的优化建构
收藏 引用
《行政科学论坛》2025年 第1期12卷 48-55,75页
作者:邓小兵 石博文兰州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党政一体”转型的推进,党政联合发文数量激增,不可避免地滋生了一批违规性党政联合发文,因而加快推进党政联合发文备案审查制度建设迫在眉睫。然而,具备“双重属性”的党政联合发文在备案审查工作中目前面临诸多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税制选择:数据交易税
收藏 引用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学报》2025年 第1期38卷 13-22页
作者:李玉虎 张丽兰州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对生产要素课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长期取向,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欧盟已经提出数字服务税的设想并且有关国家已付诸实践,而我国尚缺乏对数据要素课税的税制安排。学界现有的税制方案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提出数据交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方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纳入人大备案审查正当其时——一类“双重备案”的内涵解析与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人大研究》2025年 第2期 12-20页
作者:章子建 章国华兰州大学法学院兰州730000 湖州市人大法制委浙江湖州313000 
备案审查是中国特色宪法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要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双重备案”机制是全国人大对地方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的支持与引导,成为地方实践中的重要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治理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基于江苏省P市的案例考察
收藏 引用
《上海城市管理》2025年 第2期34卷 59-70页
作者:于志勇 王富宽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兰州大学法学院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空间正义理论和城市集合理论,提出“治理场域—治理目标—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江苏省P市的案例考察、探究城市如何整合治理要素。研究发现,P市通过搭建公共空间治理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辨认结论的证据属性与适用
收藏 引用
《政法论坛》2017年 第1期35卷 148-156页
作者:拜荣静兰州大学法学院 
辨认是重要的侦查措施,辨认笔录也是重要的证据种类。但是目前,无论立法还是实践,我国的辨认程序设计都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正视。辨认结论的特征是辨认的存在价值,证据属性是其适用前提。辨认过程中,因该坚持必要的基本原则以规范启动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算权法律属性:基于法律关系的解读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 62-67页
作者:刘光华兰州大学法学院 
既往关于预算权的研究多侧重于价值形态和法社会学分析,而纯粹规范法学角度的探讨则稍显单薄。为此,本文基于法律关系理论,从分析法学的视角切入,尝试技术化地界定预算权的法律属性,并得出基本结论:预算权蕴含于预算法律关系之中,而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部监督嵌入司法——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践依归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23年 第4期 183-193页
作者:拜荣静 罗桂霞兰州大学法学院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外部监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重大制度设计。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规定》,以构建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体制科学化为原则,探索多元化监督办案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环境公私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协调适用研究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 第5期 137-146页
作者:杨雅妮兰州大学法学院 
为贯彻“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顶层设计,《民法典》第一千两百三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第九十八条第二款以及《惩罚性赔偿解释》等陆续规定了生态环境侵权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使得生态环境公私益诉讼中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刑法中的“一般人”观念及其判断基准
收藏 引用
法学家》2020年 第3期 15-27,191页
作者:陈航兰州大学法学院 
民刑法的制度设计均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之上。尽管在此问题上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但核心之点在于,都是以"一般人"为基准进行的。因此,"一般人"之界定在民刑法中居于隐而不彰的基础地位。"一般人"标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