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内蒙古爬山调研究文献述评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17年 第1期 8-10页
作者:王誉洁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呼和浩特010010 
爬山调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它是蒙、汉文化交融下的产物,主要传唱于当地的汉族人群中。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学界对于爬山调的研究是丰富的,主要集中于对爬山调的历史源流、音乐形态、唱词艺术、传承保护等多方面。笔者在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车铺渠二月二灯游会“踢鼓子秧歌”田野调查报告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17年 第1期 71-74页
作者:陈元元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呼和浩特010010 
踢鼓子秧歌是唐宋时期源于晋、陕、雁门关一带的民间歌舞形式,后伴随走西口人口的流动传入内蒙古西部地区,与当地的民俗相结合,形成一种蒙汉交融的歌舞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粗犷豪放,细腻古朴,独具特色。本文以固阳县车铺渠村二月二灯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蒙古族三弦演奏法初探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18年 第2期 11-14页
作者:石田立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呼和浩特010010 
蒙古族三弦主要流传于内蒙古各地区,并形成自身的演奏特色。蒙古族三弦无论是独奏、伴奏还是合奏,都鲜活生动地体现了蒙古音乐的风格与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内蒙古音乐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与思想动态研究
收藏 引用
《北方音乐2020年 第17期40卷 224-226页
作者:王海燕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近年来,随着愈演愈烈的艺考热和艺术类院校的大规模扩招。高校应及时与社会需求接轨,面向市场,分层次办学,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尤其在内蒙古,艺术院校要调整专业方向,突出蒙古族民族音乐的专业优势,积极拓展实用性,以就业的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内涵及其文化品格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20年 第3期 30-32页
作者:王予迪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筝曲《高山流水》有着多种演绎版本,但以浙江筝曲版本最具有“正宗”地位,是筝人传授传统筝艺的必选之曲。本文通过对浙江筝曲《高山流水》的形态分析,即曲体、演技、风格等的阐述,明晰乐曲的音乐内涵、审美情趣及其文人文化品格,以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歌剧《江格尔的雄狮》音乐创作分析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24年 第4期 4-13页
作者:李查宁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歌剧《江格尔的雄狮》展现了相对典型的西方歌剧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对其音乐语言的解析,总结出作品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成就,认为其音乐创作极具实验性和民族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儿童钢琴教学与音乐素养相结合的建议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北方音乐2018年 第23期38卷 142-143页
作者:李静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钢琴教学与视唱练耳、乐理等音乐形式相互融合的现象,致力于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琴大军"能够真正领略到钢琴的魅力,感受到钢琴背后所存在的声音是我们教与学之间非常棘手的问题。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使得学生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合唱教学与视唱练耳教学互助式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18年 第4期 41-44页
作者:墨日根高娃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呼和浩特010010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教育领域的一门必修基础学科,通过唱与听来培养学生的音准感与节奏感。合唱课是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感知能力。结合视唱练耳的教学与合唱课教学特点,从课堂实际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尔沁女性形象民歌对歌曲音乐创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24年 第5期 89-93页
作者:辛其其格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在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科尔沁民歌中,以女性为主人公形象的歌曲占很大比例,被称为科尔沁女性形象民歌,这为深入推进科尔沁民歌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通过论述科尔沁女性形象民歌音乐的节奏运用、旋律构成及其发展历程,分析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蒙古族题材钢琴作品的数字化构建——以《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集》为例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20年 第6期 25-29页
作者:李彦娜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通过蒙古族题材钢琴作品的文献、乐谱、图片、音像等资料数据整理,以李世相先生作品集《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集》为例,说明关于推进蒙古音乐风格钢琴作品数字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讨论高校蒙古音乐数据库建立在当代音乐学科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