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30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时代“坚盾者”:开新图强为胜战——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矢志备战打仗闻思录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防空》2018年 第11期 22-25页
作者:赵杰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坚持聚焦实战,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使科技创新更好为战斗力建设服务。”去年9月调整组建的国防工程研究院以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为指导,始终把服务强军胜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战领研、抓研为战,推动国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爆炸冲击下水下防护门结构动态响应及抗力参数分析
收藏 引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5年 第1期45卷 147-157页
作者:刘子业 周献祥 李啸 林凡通 肖兰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850 
近年来水下公共设施遭受到水下突发爆炸冲击的风险日益增加,且爆炸一般发生在工程口部位置。水下防护门是工程口部抵抗爆炸冲击荷载、保障水下工程安全的重要防护设施。为研究水下爆炸冲击作用下钢制平板式防护门的结构动态响应及破坏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模型解耦的Buck变换器滑模控制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 第1期53卷 42-47,71页
作者:王艳敏 张涵清 吴文谊 董志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91 
针对Buck变换器多以电压控制型为主、控制性能受制于电路非线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解耦的滑模(sliding mode,SM)控制方法,以提高其输出电能品质.基于基尔霍夫电路定理,建立Buck变换器导通/关断两种情况下的统一数学模型,基于SM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弹体侵彻钢筋混凝土遮弹层的阻力方程
收藏 引用
《爆炸与冲击》2025年 第3期45卷 92-104页
作者:王武 杨军 王安宝 李胜杰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36 
研究弹体在侵彻钢筋混凝土受到阻力的问题,分析了现有钢筋有限长度固支梁理论模型的局限,根据钢筋屈服准则研究和耗能分析,提出了弹体直接命中钢筋剪切-塑性铰链模型,以及弹体与钢筋侧面接触时的塑性弦模型,通过耗能分析得到了弹体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层竖直螺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暖通空调》2025年 第2期55卷 86-93页
作者:刘亚姣 罗浩 刘荔 赵宇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武汉 
搭建了浅层竖直螺旋地埋管换热器的原型尺度实验平台,对不同管内流速、降雨入渗影响下螺旋地埋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引入瞬时传热系数、效能系数2个定量评价指标来反映螺旋地埋管的传热特性。结果显示:增大管内流速可提升螺旋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原地区室内富“氧”空间氧压系统分析计算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 第1期51卷 16-25页
作者:刘亚姣 张鏖 党俊虎 徐建楠 查吕应 赵宇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5 
在传统弥散供氧创造富氧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富“氧”空间,即利用空气加压设备向室内空间加压、利用制供氧设备向室内空间弥散供氧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提升室内空间氧分压。从理论层面对加压富“氧”和增氧富“氧”的原理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频宽脉冲电场模拟器研制与性能测试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20年 第12期46卷 4410-4419页
作者:熊久良 李跃波 刘锋 黄刘宏 杨杰 张耀辉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洛阳471023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850 
为有效模拟地面核爆炸源区电磁脉冲电场环境,通过理论分析和PSpice电路仿真确定了模拟器结构尺寸参数,利用CST软件对模拟器辐射场特点进行了仿真模拟;对具体设备进行了设计加工,研制了一套低频宽脉冲电场模拟器,并测试了模拟器的性能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爆炸毁伤元素对人员杀伤等级评估研究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24年 第S02期45卷 186-192页
作者:李引 邓国强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850 
人员是战争中的关键因素。为评估爆炸毁伤元素对人员的杀伤效能,借助数值模拟、实验及理论计算工具,结合人员杀伤判据开展冲击波、热效应及弹片3种毁伤元对人员的杀伤效能评估。划分冲击波超压对人员的杀伤区域,建立比例爆距与人员杀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晶体取向的Al_(0.3)CoCrFeNi高熵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爆炸与冲击》2024年 第3期44卷 2-26页
作者:陈嘉琳 李述涛 陈叶青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36 
鉴于高熵合金材料(high-entropy alloy,HEA)在高应变率动态响应下呈现不同的破坏模式及力学性能,其潜在机理从宏观角度已不能够完全解释,需从微观角度研究其动态响应过程中的原子结构变化、位错分布变化、演变机理及变形机制,为优化HE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双面感压式光纤土压力传感器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23年 第S01期44卷 132-137页
作者:周会娟 余尚江 陈晋央 陈显 孟晓洁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23 
针对现有的光纤光栅式土压力传感器易因光栅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光栅反射谱展宽甚至出现啁啾而降低测量精度等问题,基于菱形金属框架结构和金属化光纤光栅设计制作了一种双面感压式土压力传感器,将光纤光栅直接焊接固定在菱形金属结构对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