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副编审"
9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民俗文化与现代设计——在高等美术学府、艺术研究院开设“民俗艺术研究与设计”专业的设想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05年 第4期 54-60页
作者:颜新元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编审410016 
为加强国际间民俗设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保持与先进国家同类学术项目的对等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抢救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赖以依附的民俗文化,改变美学教育在民俗艺术方面的极端薄弱现状,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新形势,扭转民俗艺术设计后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波斯宗教文化与东方戏剧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1997年 第3期 57-70页
作者:黎蔷新疆文联 副编审 
兴起于伊朗高原西部的波斯帝国,在历史上有着横跨欧亚非大陆的疆域,有着对东西方文化的强大兼容力。基于“两河流域”古老文明,并吸纳古希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驱动艺术创造的民族文化意识——对贵州花灯戏艺术形式走向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1996年 第1期 98-102页
作者:朱礼敦贵州省文联 副编审 
每当人们议论贵州花灯戏艺术形式的走向,似乎有一种思维定势,即:花灯戏艺术形式的歌舞化或戏曲化。从五十年代开始,艺术界对这个问题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确实花费了不少精力,我以为,三十多年来对贵州花灯戏艺术的研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背后的逻辑:版画、复制性艺术及其观念的拓展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6年 第2期 23-28页
作者:盛葳<美术>杂志副主编副编审100101 
复制性艺术多种多样,包括版画却不限于此。它们通过模件化和规模化的方式生产,以此构成转向当代艺术的本体观念基础。与此同时,这种基本的生产方式和本体观念决定了它们具有向社会外界拓展的多种可能,使得这些艺术进一步发展出与消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艺术的社会历史:论“体制”与“当代艺术”之关系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4年 第2期 18-21页
作者:盛葳<美术>杂志副主编副编审博士100125 
当代艺术的历史化冲动从其70年代诞生开始就一直存在,且在近年达到高峰。传统的历史书写习惯于通过当代艺术与政治体制的"反抗"和"收编"之关系对其进行梳理,但这种逻辑过于表浅,且受特定意识形态话语的支配,无法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她们更向往现代文明——试论新时期女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 第3期 79-84,72页
作者:盛英<天津文学>副编审 
我愿把新时期女作家群比喻为一座壮观的森林。不仅仅因为那里已经枝叶蔓披,绿荫托天;还在于那里不同年轮的林木竟然环抱相偎,共造氤氲。张洁仰慕于冰心,冰心关注着王安忆与铁凝;杨沫、茹志鹃不减当年勇,张辛欣、刘索拉流溢出现代式青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发现的艺术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1993年 第5期 57-59页
作者:赵晓铃<红岩>杂志副主编副编审 
有人说,文学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就是鸡蛋与母鸡的关系。尽管钱钟书先生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好,又何必去关心那只生蛋的母鸡呢?”但事实上,吃了蛋的人不用“关心”就同时会知道那只生蛋的母鸡,因为在每一只文学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学功能的动态结构——兼论历史学的科学性及其与艺术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 第1期 130-138页
作者:刘爽《学习与探索》杂志社 副编审 
历史学的科学性及其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在近代以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实际上,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与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科学体系的整体建构直接联系着的。在人类社会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中,历史学也在批判与重建中,逐步跨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讽刺小说之流变及艺术图式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 第3期 211-215页
作者:金鑫荣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210093 
本文廓清了人们对传统讽刺小说的理论误区,并对明清讽刺小说的发展轨迹作了清晰的勾勒。在叙述的过程中,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讽刺艺术对讽刺小说的浸淫与渗透,并从古代讽刺小说文体的演变中归纳出明清讽刺小说的艺术规律。本文还对明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泽东修改稿件艺术三题
收藏 引用
《党的文献》2009年 第3期 88-89页
作者:张同刚淮阴师范学院副编审江苏淮安223300 
毛泽东是写作、修改文章的大家,锤字炼句的功力十分深厚。如果说毛泽东在指挥作战时“用兵真如神”,在稿件的修改上也可以说是“修改真如神”。很多稿件一经他的修改,就成了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的名篇佳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