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对某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技术导则》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将检查表法与检验法相结合,对该项目进行防护措施的效果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煤尘)、噪声、有毒物质(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不良的气象条件(潮湿)。经现场测试,粉尘合格率为80.0%,噪声合格率为86.0%,有毒物质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生产管理措施基本可行。
摘要:目的对某露天煤矿一期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环节,并进行检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评价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毒物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定点、个体粉尘、噪声,其合格率分别为100%、64%、70%、83%。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生产管理措施是可行的。
摘要:目的对某电子公司彩电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依据《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现场调查、检查表法、工程分析、采样检测等方法,评价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丙酮、锡及其化合物、苯乙烯、一氧化碳、聚苯乙烯粉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经现场测试,粉尘和有毒物质合格率均为100.0%,噪声合格率为90.9%,高温合格率为57.1%。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生产管理措施是可行的。
摘要:目的评价某稀土厂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后环境、产品放射性水平及放射防护控制效果。方法工艺分析、环境监测、产品放射性核素分析,按国家有关标准评价。结果增加提钍工艺后,草沉钍工序就按放射性场所管理,焙烧段、水浸段环境γ外照射剂量变化不大,钍萃取工艺中防护效果很好,水浸渣的放射性比活度水平符合国家建坝堆放放射性标准。结论该工艺增加钍分离工艺后,钍得到回收,后续萃取工艺达到清洁水平,满足设计防护效果。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