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出版,拥抱文化创意产业
收藏 引用
出版广角》2013年 第9期 36-39页
作者: 王上嘉《出版广角》编辑部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与传统文化产业相区分的新经济形态,一般是指由创意群体(包括艺术家和消费者)围绕创意内容的互动传播而产生的经济活动。这与传统文化产业单纯依靠集中化工业生产的模式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一、它以现代信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数字化期刊经营的创新对策探讨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 第4期 95-98页
作者:胡瑾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美国作为全球数字化技术和期刊传媒领域最领先的国家,出版商面对传统报刊发行与广告受挫的现实,积极应对。在期刊内容上进行整合,通过媒体融合与新媒体联手;在期刊经营上,探索新环境下的发行与广告模式;针对终端载体,多管齐下,其经营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屏时代的收视调查:历史、现状与趋势
收藏 引用
《编辑之友》2017年 第8期 44-48页
作者:谷征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北京102600 
从收视调查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来看,传统电视、数字电视与网络视频、移动视频的收视调查在测量方法、测量理念等方面并不相同。多屏时代的收视调查除了要对不同终端受众收视行为进行准确测量外,还要将这些收视数据进行整合。但不同阶段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出版2019年 第3期 75-80页
作者:田原 叶文芳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北京102600 
技术的变革给社会带来广泛的影响,而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的代表之一,给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挑战,目前,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在学界并无定论。文章通过明确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作品"属性,认为应将人工智能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出版专业认知体系构建模式——一种情境认知的视角
收藏 引用
《现代出版2019年 第2期 83-85页
作者:侯欣洁 吴永凯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立足于情境认知理论,可形成以学生认知与行为数据调查为起点,以认知模块的回环设计建构流程,以协作学习和项目组竞赛联动的数字出版专业认知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互动式的知识迁徙模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阅读负面影响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收藏 引用
《编辑之友》2018年 第3期 14-20页
作者:周斌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北京102600 
从网络阅读文化研究成果和传播效果理论中获得启发,孕育数字阅读负面影响的内容维度,构建数字阅读负面影响的调查框架,设计各维度的核心内容,形成调查问卷;依据项目要求组织调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字阅读在阅读习惯、生活节奏、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普图书出版中的道德风险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出版2015年 第2期 96-98页
作者:丁光梅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北京102600 
在列举科普图书出版中道德失范现象的基础上,指出了与之相关的道德风险类型,并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两方面分析了这些道德风险的成因,提出要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提升编辑人员的职业素养、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等举措来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出版与科技融合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推进转型的路径观察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出版2015年 第8期 8-12页
作者:张志林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北京102600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融合创新驱动技术经济方式更迭,出版技术体系进入新一轮范式转换时期。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采用先进技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创新出版方式、提高出版效能,搭建运营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文化大众传播的精品意识——文化传承类节目《百心百匠》个案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编辑》2018年 第12期 19-23页
作者:常昕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研究旨在为传统文化大众传播的精品路径提供个案说明。《百心百匠》依附传统文化实现了真人秀类型化的升级或超越,并消解了传统文化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陌生化,使之得到朴素化的传播。节目将时间、名利、磨砺三种情感形式与传统技艺的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文化与消费市场的兼容——《上新了·故宫》传播逻辑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编辑》2019年 第2期 19-23页
作者:常昕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上新了·故宫》通过"人设"明星、清宫影视和拟人化三重符号的设置,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讲述历史文化。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框架下,节目架构了一套"悬念+体验+文创"的复合式线索进行文化叙事和故事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