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7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历代帝王庙维修保护的实践看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特殊规律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 第5期 311-331页
作者:马炳坚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本文紧密结合北京历代帝王庙保护维修工程的实践,谈论了在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各项原则及规定的具体做法;阐明了我国古建筑建筑形式、结构特点、材料技术、构造做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园林建筑技术讲座 传统园林建筑的雕饰艺术和技术(上)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1991年 第4期 61-64,48页
作者:刘大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一、园林建筑雕饰艺术的源流与风格中国园林建筑的雕刻装饰以砖雕、木雕和石雕为主。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故砖、木、石雕三者中,又以木雕装饰为主。中国建筑中的雕刻装饰大多夹掺在构件之间,很多装饰件同时又是构、部件,具有一定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式建筑屋顶通述(上)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1992年 第2期 33-39页
作者:刘大可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古建屋顶的式样变化非常丰富,但常见的基本式样只有下列几种: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攒尖顶(如圆形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等)以及平顶(平台屋顶(图1)。硬山和悬山顶都是两坡顶。硬山的山墙上不露出木檩,即谓要"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的若干区别(上)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1992年 第2期 61-64页
作者:马炳坚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中国古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走过萌生阶段(原始社会)、形成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发展阶段(秦汉、两晋)、成熟阶段(隋、唐、宋、金)、丰富和充实阶段(元、明、清)。由于各阶段、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背景和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代帝王庙修缮设计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 第3期6卷 3-16,27页
作者:马炳坚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本期发表了“历代帝王庙保护修缮工程”专辑。历代帝王庙保护修缮工程,是北京市近年来最大的一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涉及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修缮面积4780m2、复建面积960m2,配套设施260m2,工程直接投资约4070万元. 历代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园林建筑的雕饰艺术和技术(下)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1992年 第1期 59-61,63页
作者:刘大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三雕刻的操作程序及技巧砖雕被雕刻的砖料事先需经过砍磨加工,叫"挟打坯子"。然后要经过画、耕、钉窟窿、镳打、打点几步工序。(1)先在砖上画出图案形象,这些形象称为"活"。(2)用錾子沿着笔迹"耕"出印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代帝王庙保护修缮工程的油饰彩画设计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 第3期6卷 28-33页
作者:蒋广全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以往的古建筑文物修复工程,很少做油饰彩画设计,即便做也多是简单的文字说明或少数几张指导性插图,我们在历代帝王庙这次全面保护修缮工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精神,对油饰彩画工程部分坚持做全面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木构建筑的特点和科学保护
收藏 引用
《文物建筑2008年 第1期 9-20页
作者:马炳坚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本文详尽分析了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保护修缮方法;评议了文物修缮中存在的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倾向,提出了保护我国文物古建筑的十项原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建砖雕技法(下)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1991年 第2期 10-14,55页
作者:刘大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三、砖雕的一般手法1.阴刻:在雕凿作行业中,凹形线条被称为"阴"线,凸形线条为"阳"线。阴刻作品是在平面上将图案花饰的线条凿成 V 形阴纹(图14),花饰以外不钉"地"。由于阴刻作品的图案完全用刻出的阴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官式石作技术(六)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1990年 第2期 26-32页
作者:刘大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第六节石栏杆石栏杆又叫勾栏,俗称栏板望柱或栏板柱子。勾栏既能起到护身栏杆的作用,同时也使建筑的造型更加丰富。勾栏多用于须弥座之上,但有时也用于普通的台基之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