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书写战争的另一种方法:新世纪伊拉克战争小说的叙事变奏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2024年 第1期 86-94页
作者:任宏智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世纪伊拉克战争小说摆脱了萨达姆执政时期政治对文学创作的深层干预,展露出超逾庸常的战争审美新貌。一批跨时代作家以叙事艺术的变奏重新厘定历史、暴力与叙事之间的经纬关联。他们或借着“小叙事”对传统战争书写中的英雄主义论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五届大江健三郎文学研讨会三题
收藏 引用
《作家》2024年 第3期 8-24页
作者:方蓓蓓 夏晶晶 翁家慧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为缅怀大江健三郎先生并弘扬其文学精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并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23年5月21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大江健三郎文集新书发布会暨第五届大江健三郎文学研讨会”,特邀莫言、陈众议、陈晓明、叶兴国和许金龙在开幕式上作主旨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吸毒石與前近代東西方藥物知識的環流互動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2024年 第1期 267-315页
作者:陳明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人類醫學的發展是以不同文化背景的醫學體系之間的交流互動馬基礎的。從全球化的早期(前近代)以來,源自印度和中國的吸毒石,以神奇的解毒療效以及神秘的東方色彩,通過耶穌會士卜彌格等傳教士的活動與《中國植物志》等著作中的相關著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见,甘地!——独立后印度政治电影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22年 第5期 126-134页
作者:张忞煜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独立后的印度政治电影不断尝试以艺术想象力为面临各种矛盾的印度设想解决方案,进而生产出了诸多政治导向的审美意识形态。印度政府希望通过塑造一个官方的甘地形象为国家发展主义凝聚共识,但现实冲突却不断在生产革命记忆以对抗官方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拉伯现当代作家的后殖民创作倾向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2004年 第2期 13-21页
作者:林丰民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纵览现当代阿拉伯作家的小说创作 ,可以发现 ,不仅仅是那些移居海外的阿拉伯流亡作家和移民作家如纪伯伦、塔希尔·本·杰伦的作品表现了东方的落后状况 ,而且一些去过西方国家留学和生活一段时间后回到阿拉伯祖国的作家如塔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黔之驴:一个文学形象的生成与物种迁徙、文化交流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2年 第2期165卷 35-44页
作者:范晶晶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黔之驴是柳宗元塑造的一个深入人心的寓言形象,与此前、此后中国文学中出现的驴的形象都不大一样。前辈学者指出黔之驴的形象源自印度,经由佛经、敦煌讲经文而进入文人视野。然而,印度是否为其最终源头呢?关于印度《五卷书》等民间故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宗教语境中的波斯摩尼故事书写——以《艺术家的史诗事迹》为例
收藏 引用
《西域研究2021年 第3期 93-105,M0005页
作者:陈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 
摩尼是波斯古代宗教摩尼教的创始人。作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他的事迹在不同宗教文化语境中,不断地被吸收、改写或再创造,历代相传。本文以《艺术家的史诗事迹》一书中有关摩尼事迹的书写为例,进一步探讨一个教派领袖兼艺术大师的形象在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拉丁是个中国人--《一千零一夜》的中国形象与文化误读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2020年 第4期 109-116,156页
作者:林丰民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千零一夜》的总体框架故事、卡麦尔·扎曼与布杜尔公主的故事以及阿拉丁神灯的故事的主人公身份都是中国人,这几个故事中的中国与中国人形象总体上是积极的和善意的,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一、中国与阿拉伯在古代历史上基本没有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闪语和印欧语楔文文学中月亮神格化意象的初步对照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2004年 第2期 114-118页
作者:唐均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美索不达米亚楔文文学中的月亮由天体成为月神后内容丰富 ,历史悠久 ,该月神的各种威力和职能有大量文学性作品来表现。深受苏美尔 -阿卡德楔文文明影响的安纳托利亚赫梯楔文文学中几乎看不到月亮神格化受到尊崇的情形。两者对比反映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译密教文献中的画像仪轨初探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 第6期 158-166页
作者:陈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 
本文以汉译印度密教经文为对象,细致梳理和分析这些文献中以画师为中心的画像仪轨,旨在整合印度古代美术的文献史料,增强对印度古代美术观念与创作过程的理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