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评估框架及应用:基于三个案例的分析
收藏 引用
保险研究2020年 第10期 65-78页
作者:郑伟 姚奕 刘子宁 吕有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劳合社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评估对于在全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制度试点的两个指导意见,本文构建了一个针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层级评估框架,包含核心政策、管理建设和配套衔接等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20项三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事业单位改革要以人为本
收藏 引用
《科学决策》2005年 第3期 24-31页
作者:高书生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事业单位改革,无论设计和出台怎样的方案,实施中都会涉及人的问题,包 括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先行者,科研院所和文化单位已经被这 些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所以,在事业单位改革即将全面铺开之际,呼吁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收藏 引用
《金融与经济》2014年 第5期 78-84页
作者:王德宝 王国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中国保险学会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自2004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验取得了重要突破和跨越式发展,保险规模和覆盖面持续快速增长,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经济补偿作用有效发挥,再分配功能日益明显,较大改善了农村金融发展软环境。同时,农业保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完善制度设计提升个人养老金参与率
收藏 引用
《金融博览》2024年 第22期 63-64页
作者:朱俊生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2022年11月25日,中国养老体系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开闸落地。时至今日,个人养老金业务实施已将满两周年。两年来,个人养老金业务稳健发展,已有超过6000万人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产品快速扩容。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存款保险制度:制度演进、优势难点与顶层设计
收藏 引用
《金融市场研究2012年 第5期72卷 128-136页
作者:王国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银行挤兑往往会导致货币信用危机,甚至引发金融混乱乃至金融风暴,为此,必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破产银行的储户进行补偿,以缓冲银行危机所引起的挤兑风潮,维护银行业经营所必须依赖的信用基础,保证银行间接融通渠道畅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理解养老保险的精算平衡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保障2023年 第9期 41-41页
作者:郑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中国保险学会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精算平衡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原则。在通常情况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应当是自我可持续的,同时政府承担制度转轨和意外冲击的保障责任。一方面,我们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上应考虑自我可持续的问题,不能把未来的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五个维度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保障2023年 第6期 41-41页
作者:郑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劳合社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未来一段时期社会保障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我们应当根据这些要求来谋划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具体包括以下5个维度:一是在横向维度上,扩大覆盖面;二是在纵向维度上,提高统筹层级;三是在时间维度上,持续深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