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09年 第1期 14-20页
作者: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文选》阮籍《咏怀》十七首李善注所引的颜、沈注,在诗歌注释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依据《文选》引古注的体例,对《咏怀》十七首注中的颜、沈、李三家注的具体条目进行分辨,并纠正历来在评论颜注方面的一些误认。在此基础上,研究颜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武侠?动画?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8年 第5期 18-20页
作者: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功夫熊猫》在全球的影响其实给中国人造成了最为复杂难解的感觉。它在中国放映的反应是极为特殊的:一面是赵半狄的激愤的呼号,另一面却是普通观众趋之若鹜和孩子们的热切的追捧。前卫艺术家诉诸民族感隋的热切却没有得到公众的正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话剧史上的艺术戏剧运动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1999年 第4期 73-75页
作者:张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875 
当中国的话剧在30年代明显走向成熟的时候,至少有三种戏剧运动对其产生过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它们分别是:艺术戏剧运动、革命戏剧运动和职业戏剧运动。对于革命戏剧运动,我们论述得较为深入;对于职业戏剧运动,我们也偶有涉及;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路过未来?——从《路过未来》再思“艺术电影”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8年 第7期 17-19页
作者: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00871 
路过未来,这个说法是非常精妙的,未来是我们未及之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正是面对未来的选择。一旦路过,未来也就成为了现实。在未来面前我们要想问的是:如何路过未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组缃文学研究的学术个性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23卷 60-72页
作者:刘勇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871 
重视文学对时代、社会的使命意识与作品的现实意义,是吴组缃创作的原则,也是他文学批评与研究的标尺。在具体作品的阐释中,他既强调小说的历史感与现实针对性,又注重人物、尤其是人物关的分析。由于他精于创作,深谙艺术规律,所作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体现了励志精神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9年 第1期 30-31页
作者: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个戏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好戏,大家都爱看,我就说两点。第一,梅先生这个人是20世纪最大的公约数。梅先生是古今完人,这是最大公约数。他是中国现代历史里面除了鲁迅之外没有人说他坏的人。这一点是特别引起关注的。他可以说是20世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本阅读:从《朝花夕拾》到《野草》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 第4期 103-109页
作者: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00871 
本文认为,应将《朝花夕拾》、《野草》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朝花夕拾》里的回忆,始终有一个“他者”的存在,所要创造的儿时的民间世界是与现代评论派“绅士”的世界相抗衡的。而《野草》所展示的,是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融危机正改变中国艺术创作与评价模式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9年 第1期 13-15页
作者: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多年前,美国遭受了恐怖主义的“9·11”,失去了双子大厦;这次“金融9·11”使美国失去了整个世界对它的信赖。就文化艺术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艺术界以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偶发艺术等“当代艺术”战胜了欧洲以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时代的山歌:革命的和不革命的——白茆山歌历史考察之一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3年 第1期 83-89页
作者: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00871 
白茆山歌在江南地区具有悠久的传统,建国之后,它被革命的文艺政策充分利用和改造,在大跃进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白茆山歌也因此变成闻名全国的典型案例。之后一直到"文革"结束,当地的革命山歌都有着充分的展演。但我们从留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奥运开幕式与国际公共艺术中的中国形象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8年 第11期 10-11页
作者: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谈论公共艺术,不能关起门来谈论,而应该注意世界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奥运开幕式成为一项成功的国际公共艺术,从中反映出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华尔街日报》说,“奥运开幕式是一个旨在显示全球力量变化的仪式”;《洛杉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