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化学系"
7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型含硫半抗原的晶体结构、构象分析及其电性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 第6期20卷 890-894页
作者:谢桂阳 孔亚丽 王俊梅 徐筱杰 金声北京大学化学系 
分析了一种新设计的含硫半抗原N-苯甲酰牛磺酰基苯丙氨酸的晶体结构,确证了其中的S原子为四面体构型,可以用来模拟酰胺键水解的过渡态,并且发现了几个分子间氢键.运用分子力学程序MOLGEN对此化合物进行了优化,并与含P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Pt/Al_2O_3催化剂上丙醇深度氧化的稳态及非稳态动力学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1990年 第6期48卷 523-527页
作者:俞启全 金韵 徐明亭北京大学化学系 
用玻璃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在Pt/Al_2O_3催化剂上丙醇深度氧化稳态动力学。丙醇深度氧化稳态动力学服从L-H机理模型。用正交设计法估计了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用脉冲法测定了丙醇、氧及CO_2的吸附热,其数值与正交法的计算值一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eO_2/SiO_2的制备及丁烯异构化动力学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 第1期11卷 9-14页
作者:黄维 俞启全 金韵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 
用浸渍法制备CeO_2/SiO_2催化剂.催化剂灼烧温度在300-500℃时2-丁烯异构化活性保持一常数;600℃灼烧时活性下降,活载比在1/32-1/5范围内,随活载比增加催化剂活性呈线性增加.在2-丁烯分压较低时,t-2-丁烯及c-2-丁烯异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人乳腺癌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及相应抗原免疫反应的电化学阻抗免疫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00年 第2期58卷 243-247页
作者:马洁 初一鸣 邸静 刘顺成 李怀娜 冯军 慈云祥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37 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 
报道了一种用于抗人乳腺癌糖蛋白单克隆抗体(GPID8)及相应抗原免疫反应的电化学阻抗免疫分析法.本方法采用将抗体直接定向组装到石英晶片/金电极上,实验中设计的阻抗传感测量只响应免疫信号.结果显示,当组装单克隆抗体的金电极被插入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雪花胺类化合物的三维构效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 第5期11卷 419-423页
作者:骆兆文 王丹丹 来鲁华 徐筱杰 李崇熙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 
雪花胺是一类重要的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有可能发展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利用分子力学计算得到了这类化合物的优势构象,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CoMFA研究.发现,对于雪花胺类化合物,影响其药效的主要因素是空间结构,电荷作用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dFeO_3上CO氧化的Redox机理动力学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1995年 第4期15卷 466-471页
作者:张瑞芹 俞啟 全 金韵北京大学化学系 
GdFeO_3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用XRD测定GdFeO_3为钙钛矿结构,用CO还原脉冲及用O_2再氧化脉冲证实在GdFeO_3上CO氧化为Redox机理,用外循环流动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CO氧化稳态动力学.用正文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Pt/Al_2O_3催化剂上甲醇深度氧化的稳态及非稳态动力学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 第2期9卷 149-155页
作者:俞启全 金韵 曹培利北京大学化学系 
用玻璃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在Pt/Al_2O_3催化剂上甲醇深度氧化稳态动力学,甲醇深度氧化稳态动力学服从L-H机理模型。用正交设计法估计了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用脉冲法测定了甲醇、氧及CO_2的吸附热。用脉冲法研究了甲醇在催化剂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Pt/Al_2O_3催化剂上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1990年 第2期11卷 28-31页
作者:俞启全 金韵 杨喆长北京大学化学系 
在Pt/Al_2O_3催化剂上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方程用异丁醇及氧吸附,CO_2吸附阻碍的L-H模型描述,用正交设计法求出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用脉冲法测定了异丁醇、氧及CO_2的吸附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蛋白质结构知识的合理药物分子设计
收藏 引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3年 第3期20卷 176-181页
作者:来鲁华 骆兆文 徐筱杰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 
利用受体的结构进行合理药物设计是目前国际上药物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综述了有关合理药物设计及全新药物设计的方法,并以 HIV-1蛋白水解抑制剂的设计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在新药设计中的成功应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酰胺结构的巯基自组装膜的设计与结构表征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1997年 第6期13卷 515-524页
作者:张浩力 张锦 赵江 王永强 佘劲 于化忠 力虎林 刘忠范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提出了一种简便通用的合成巯基化合物的途径,以分子中的羧基CO2H为起始基团,与2-流基乙胺的氨基选择性缩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RC(O)NHCH2CH2SH(R分别为偶氯苯衍生物,双炔衍生物及直链烷基)结构的化合物,并用接触角测量,电化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