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8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
收藏 引用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 第5期24卷 5-8,37页
作者:陈倩倩 王缉慈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100871 
文章通过对音乐产业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以及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文章指出,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极富创造力的创意阶层是创意产业活动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核心,创意产业集群能够为创意阶层提供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乡结合部的地域识别与土地利用研究——以北京中心城地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07年 第8期31卷 36-44页
作者:林坚 汤晓旭 黄斐玫 苗春蕾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尝试从非农化建设密度、土地权属特征入手,应用门槛值法、空间叠加法进行城乡结合部地域的识别,并在北京中心城地区进行了试验。在识别出北京市中心城城乡结合部地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地理信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读霍肯的《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有感
收藏 引用
《生态经济》2007年 第11期23卷 54-59页
作者:梅丽霞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100871 
本文简要介绍和评述了霍肯的著作《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强调了解决商业与环境之间二元悖论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使之能融入生态统的可恢复体中,并强调在这个过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以社会实践调查和规划设计课程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10年 第7期34卷 53-61页
作者:汪芳 朱以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探索,是以交叉学科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探求如何在传统优势学科形成特色专业。在教学思想、研究对象、分析方法上,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以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介绍社会调查课程和规划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用地状态偏离度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差异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 第4期18卷 108-113页
作者:林坚 毕崇明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100871 
结合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要求,设计了用地状态偏离度指标,通过对耕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未利用地等6类用地状态偏离度的分析,评价1997-2004年间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的差异。研究发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市居民的历史地段的地方感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问题》2013年 第9期 43-51页
作者:张敏 汪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地方感研究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以北京历史地段的居民为对象进行地方感研究,了解居民对北京历史地段的认知和评价。通过进行地方感研究的文献综述,总结出地方感的定义和维度。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历史地段中的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出租车司机在外就餐特征研究及规划建议——基于北京市的案例调查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 第3期28卷 384-390页
作者:张纯 郑童 吕斌 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100871 
在21世纪大都市的公共交通统中,出租车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出租车服务便捷、高效的特性,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都起到有益促进,从而提升城市空间的整体可达性。本文借鉴时间地理学方法,基于在北京市中心城区分群抽样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合遗产地的建筑分区控制及其设计原则——以风景名胜区为例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 第4期12卷 30-32,45页
作者:宋峰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100871 
以我国的混合类遗产——风景名胜区为例,提出了解决风景区中建筑与遗产保护的矛盾的技术途径:整体布局上保持合理的功能分区,构建了保护遗产、保护生态、体现自然美和地域文化等的风景名胜区建筑创作原则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GIS与ANN的土地转化模型在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2期44卷 262-270页
作者:徐颖 吕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10087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结合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与人工神经网络(ANN)处理非线性适应性信息的独特能力建立一种土地转化模型(land transformation model,LTM),用以定量分析城市土地扩展与社会、政策、环境等因子之间关,并基于此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动态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园林游憩活动评价及“期望差异-体验水平”管理模式——以无锡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2008年 第5期27卷 1059-1070页
作者:汪芳 俞曦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北京100871 
游憩活动设计和管理对城市园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是设计决策和管理实践的依据,基于"工具设计-测量评价-管理战略决策"这一评价流程,从游憩活动使用者角度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构建游憩活动评价指标体,并以无锡园林作为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