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固体运载火箭抗强电磁脉冲优化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18年 第10期39卷 1141-1147页
作者:龙中权 赵民 付继伟 陈曦 齐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本文分析了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强电磁脉冲(EMP)环境,建立了箭上敏感设备受强电磁脉冲干扰的优化设计模型,包括传导干扰及辐射干扰两种设计模型。针对起飞质量对火箭总体参数设计的制约问题,以最小质量增量为目标函数,采用模拟退火(SA)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新一代固体火箭的自主可控仿真技术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23年 第3期44卷 348-357页
作者:张兵 吴万同 沈治 尹宇辉 陈泽栋 高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针对固体运载火箭气动设计工作依赖风洞试验导致的成本高、研制周期长等问题,通过大量运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的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将仿真试验纳入火箭研制工作流程,大幅减少地面试验以提升设计效率,攻克了以大头颈比整流罩特殊气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征五号火箭技术突破与中国运载火箭未来发展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22年 第10期43卷 160-171页
作者:李东 李平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长征五号(CZ-5)火箭是我国研制的首个大型低温运载火箭,填补了我国大型运载火箭的空白,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带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整体进步。本文全面总结了长征五号火箭研制中,以全新火箭构型及总体优化设计、5 m直径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火星探测无动力借力飞行轨道研究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08年 第6期29卷 1739-1746页
作者:张旭辉 刘竹生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对无动力情形的借金星引力辅助变轨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火星探测轨道的设计;首先使用Jacobi积分得到了蒂塞朗准则,在利用速度矢量图对借力飞行轨道的特性进行分析后,得到了Williams提出的C3匹配法,证明了蒂塞朗准则和C3匹配的同一性;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重力转弯解析解的动力减速制导方法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23年 第23期44卷 110-127页
作者:张智 袁晗 张晚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火箭垂直回收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动力减速段的制导技术。本文针对垂直回收过程,分析了返回过程中动力减速段对制导系统的需求和约束条件,研究了一种基于变轴向视加速度重力转弯解析解的动力减速段制导方法。针对动力减速段中存在推进剂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复使用火箭着陆缓冲的机构冲击动力学分析及实验验证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 第6期58卷 977-988页
作者:袁晗 王小军 张宏剑 牟宇 王檑 王辰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为描述运载火箭着陆引起的着陆缓冲机构横向振动,提出一种等效模型,将着陆引起的激励等效为冲击激励和稳态激励的叠加。采用假设模态法求解着陆缓冲机构的横向振动模态,并考虑轴向力与横向振动的耦合,进一步通过模态叠加法求解振动响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总体技术分析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21年 第7期42卷 1441-1448页
作者:李东 王珏 陈士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简要回顾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历程,结合国外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发展态势,系统梳理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设计准则和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与长征五号有关的新型大推力发动机、循环预冷、低温火箭POGO (液体运载火箭结构系统与动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复使用火箭着陆结构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力学学报》2020年 第4期52卷 1007-1023页
作者:袁晗 王小军 张宏剑 石玉红 张希 章凌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相继开展垂直起降重复使用火箭研究,运载火箭在平台上垂直着陆时的着陆稳定性为实现运载火箭重复使用的关键问题.由于在运载火箭设计初期结构设计尚未完成,不具有供着陆稳定性分析的详细的动力学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运载火箭飞行载荷联合优化控制技术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22年 第10期43卷 1291-1301页
作者:袁赫 李静琳 宋征宇 赵永志 徐姗姝 曾耀祥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为了解决基于模块化研制的运载火箭其飞行剖面载荷与承载能力不匹配而导致发射概率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道风修、发动机节流、主动减载、横向动载荷精细化四项减载技术的飞行载荷联合优化控制技术。以箭体承载能力为约束,提高发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火箭约束的深空探测弹轨道拼接模型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20年 第9期41卷 1115-1124页
作者:张博戎 马英 何巍 容易 刘竹生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 
针对深空探测任务轨迹规划中对于运载火箭弹道约束考虑不足、弹轨道拼接设计效率低的现状,建立了考虑运载火箭射向和末级滑行时间约束的弹轨道拼接计算模型,在无引力摄动假设下得到了任意深空出发速度条件下的运载火箭射向和末级滑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