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儿童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与成人临床试验有着显著的区别,通过一项氯法拉滨注射液儿童临床试验项目的实施,对该项目涉及的特殊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最后提出对于儿童肿瘤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知情同意过程应充分考虑儿童患者本人的意愿;注意在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应与儿科临床实践相结合;强调儿童受试者的监护人在临床试验中作用;试验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对儿童受试者的关怀;肿瘤患儿在参与抗肿瘤临床试验过程的特殊保护、受益与风险评价、补偿及损害赔偿机制设计。
摘要:目的:制备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用以提高奈妥吡坦的水溶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以载药量为指标,考察奈妥吡坦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芯壁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搅拌速度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制备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包封率、载药量及稳定性进行体外评价。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对最优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优制备条件为:芯壁比1:20,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0 min、搅拌速度为150 r/min。该条件制备制得的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的载药量为4.73%,包合率为94.8%且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良好。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的成功制备。结论:成功制备了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奈妥吡坦的水溶性提高了1500倍,为奈妥吡坦水溶性新制剂的研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摘要:目的通过药效团和分子对接方式设计WEE1抑制剂。方法使用Discovery Studio 3.1建立WEE1蛋白小分子共晶复合物药效团,并利用活性、非活性化合物验证药效团的识别能力,筛选出最佳药效团模型。用筛选出的最佳药效团模型筛选化合物库,然后,分子对接进一步筛选出有效的先导化合物。结果根据验证结果筛选出区分活性和非活性化合物能力强的药效团模型ADDHHP,并用于小分子库筛选;通过分子对接研究,发现化合物含有磺胺基和氨基,与氨基酸残基有较好的亲和力,且含有氢键数目多。结论根据药效团和分子对接结果所得的化合物有助于WEE1抑制剂分子的设计、改构、并为发现治疗癌症的强有力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了指导。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