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4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单层轮辐式索网结构制作安装误差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25年 第1期55卷 8-14,65页
作者:吴金志 张祥 邵玉荣 孙国军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单层轮辐式索网结构自重轻盈、造型优美,应用前景广泛,但发展时期不长,其结构设计理论体系仍有待完善。为了提高对单层轮辐式索网结构误差影响的认识,分析了制作安装误差因素对索网性能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单层轮辐式索网的结构形式和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混杂纤维UHPC双向板弯曲韧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5年 第2期46卷 219-226,233页
作者:于跟社 邓宗才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为研究混杂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弯曲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了混杂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方板弯曲试验。试验共设计7组尺寸为500 mm×500 mm×50 mm的方板试件,其中单掺钢纤维1组,钢纤维分别与2种长径比粗聚烯烃纤维混掺2组、与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桥梁防落梁体系分析及抗震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2025年 第1期42卷 140-146,173页
作者:刘延芳 鲍卫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8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目标】针对桥梁结构的落梁震害问题,系统总结国内外防落梁措施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以期提升桥梁结构震害控制水平。【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基于落梁震害机理,从搭接长度(相对位移)、限位措施、连梁措施3方面总结国内外各类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大跨预制混凝土双T板振动舒适度足尺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25年 第1期55卷 95-100页
作者:王鹏程 陈培良 陈隽 申家旭 李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上海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2155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对跨度为30m的超大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开展了足尺动力测试,并进行了人致振动舒适度分析,讨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双T板的竖向基频满足PCI规范的限值要求,但其在三人屈伸工况下的加速度响应略不满足AISC DG 11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PHI2方法的重载铁路PC简支T梁抗裂时变可靠度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5年 第2期22卷 770-782页
作者:宋泽伟 卢朝辉 张升旺 李纯清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程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VIC 3001 
重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PC)简支T梁在大轴重高频率列车荷载长期作用下开裂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桥梁的耐久性能。为探究重载铁路PC简支T梁服役期内抗裂性能的可靠性,开展了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时变可靠度研究。建立了考虑疲劳预应力损失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5年 第4期51卷 470-480页
作者:叶全喜 张智彬 陈学森 聂会东燕山大学土木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城市固废无害化处置及利用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4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为了解决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中附加耗能构件耗能稳定性不足,附加复位构件应用过程复杂、变形能力较低、安全储备度及性价比不高,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整体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从附加复位及耗能构件的种类选择、其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温高压多场耦合下封隔器载荷变化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石油机械》2025年 第1期53卷 80-88页
作者:杨博远 刘怀亮 张辉 刘宇 李军 席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华美世纪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封隔器作为关键的井下生产工具,在保护油气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高温高压的复杂作业环境下,由于其承受的轴向载荷过大,容易出现失效情况。以封隔器轴向载荷对研究对象,考虑焦耳-汤姆孙效应建立了测试与生产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高等工程实践教育模式创新——以智能建造专业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高等教育》2025年 第3期 76-80页
作者:及炜煜 刘占省 杨璐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科发院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与智能建造研究所 
我国传统工程实践教育存在实践教育资源不足、实践教学内容滞后、教师实践经历与能力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普遍性问题。面向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目标,高校应结合实际办学情况,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如多元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以赛促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专业集群—学生—实践”耦合的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高教学刊》2025年 第3期11卷 167-170页
作者:王京京 黄春 毛佳佳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数学统计学与力学学院北京100124 
该文基于智能建造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提出“专业集群—学生—实践”耦合的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该模式实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设计模式、实施路径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模式的实践运用,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跨空间桁架弦支穹顶结构静力性能参数化分析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25年 第3期55卷 1-8页
作者:柳明亮 赵均海 周春娟 惠存 李瑾如 雷世界 候松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61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82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中原工学院智能建造与建筑工程学院郑州450007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大跨空间结构校企联合研究中心西安710082 西安市大跨空间结构智能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82 
为改善弦支穹顶结构的受力性能,提出了大跨空间桁架弦支穹顶结构,将上部单层网壳改进为由内外环桁架、倒三角管桁架及系杆组成的空间桁架体系,结构整体性和刚度都有所提升。为充分了解结构的静力性能,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体育馆为例,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