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赅春园和味闲斋的复原设计和造园艺术简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园林1995年 第1期11卷 20-23页
作者:金柏苓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赅春园和味闲斋位于颐和园后山西区后御路西段的中部,桃花沟上源的两侧,中间有廊相通,故此也可视作一组建筑(图一)。这组园林建筑东西总长84米,南北深60米,占地约0.4公顷。它前临丘壑,背靠石崖,是一个在群山环抱之中的山地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卷轴中的游园密码
收藏 引用
《中国国家旅游》2018年 第10期 38-47页
作者:刘珊珊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山水画和山水园林一向被视为姊妹艺术。南朝画家宗炳好山水,爱远游,年轻时遍访各地的名山大川,后来年高多病,他担心不能再出游,于是将生平游赏过的名山胜水都画到了居室墙壁上,“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中国园林的产生,正是出自这种对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造花园的塑造──展览温室景观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创作》2000年 第2期 23-26页
作者: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设计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全面介绍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的景观构思与设计、景观元素处理及工程中的艺术处理手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典名园局部景点的再现——记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复建及环境工程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05年 第2期21卷 17-19页
作者:金柏苓 朱志红北京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耕织图景区复建及环境整治以清漪园时期景观内容为基础,保护颐和园时期水师学堂的历史遗迹,结合地形、绿化和水体的现状,恢复历史园林景观空间和文化内涵,保持其艺术的永恒性和完整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市植物园盆景园植物造景特色谈
收藏 引用
北京园林1996年 第4期12卷 23-26页
作者:孙洁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新近建成的北京盆景园是北京植物园中一处风韵独特的园中园,它以展示北方及各地方风格流派的盆景精品为主,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盆景这一传统艺术国萃的窗口。盆景园的规划布局紧凑,建筑风格清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承阁和六兼斋的复原设计及造园艺术简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园林1995年 第3期11卷 9-11页
作者:金柏苓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花承阁是颐和园后山东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图1),占地约三亩,是一组别开生面的把宗教和世俗的功用组合在一起的建筑群。它的独特的建筑形式及环境气氛,给人以一种浪漫和某种神秘的感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制度影响下的香港中区高架步行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国际城规划》2018年 第1期33卷 128-135页
作者:胡依然 张凯莉 周曦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从城设计的角度对贯穿于香港中区的高架步行系统的历史进行研究,发现这个高效有序的三维网络并非有组织的、自上而下的政府规划行为,而是由非正式制约主导,始于碎片化的、自发的场行为。同时,将中区步行系统按照1963—2003年的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中粮广场的设计谈城公共建筑及其环境设计
收藏 引用
北京园林1998年 第2期14卷 10-15页
作者:汪原平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一、序论今天,我们的城环境呈现着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如果把自然和人类的活动相分离,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就是城组成的两个"原色"。而实质环境是又一原色。实质环境是人为其生活和发展所建造的存在空间。建筑固然是其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雨山河壮 松风天地香(注1)——天安门广场绿化设计析述
收藏 引用
北京园林1996年 第2期12卷 9-16页
作者:刘少宗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天安门广场的绿化是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广场的扩建、改建不断发展变化成今天的面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传承,北派园林--雄安悦容公园燕乐园设计
收藏 引用
《城建筑空间》2022年 第5期29卷 13-16页
作者:张新宇 杨乐 刘月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燕乐园是雄安新区悦容公园9个特色园中园之一,是以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为宗旨,从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运用北派造园艺术的典型手法,营建的集北派园林精华于一体的园林项目。燕乐园在传承北派园林精粹和融入时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