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分级设施选址问题研究进展与展望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 第7期62卷 1121-1131页
作者:林建新 林孟婷 王皖东 张智旋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建设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适应区域内部交通需求结构转变,加强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协同规划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分级设施选址问题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址决策,经济、高效地实现设施服务优化,是资源差异化、服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碱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吸返水特性表征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硅酸盐通报》2023年 第5期42卷 1814-1821页
作者:金珊珊 李傲东 张扬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为进一步提升低碱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各使用场景中设计与运营规划的合理性,通过压汞试验测定了天然骨料、再生混凝土骨料、再生红砖骨料的孔径分布,利用三种类型骨料配制低碱植生混凝土并分别测量其在吸水与返水状态下的吸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方法的行人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年 第5期16卷 51-57,84页
作者:杨静 张蕊 刘荣强 冯焕东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82 
离散元方法是分析和求解复杂离散颗粒系统问题的一种高效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提高目前行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求解效率,细致刻画行人运动中的力学关系具有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接触理论中的软球模型描述行人的接触及挤压行为,以现有社会力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植物油再生沥青的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 第7期42卷 1062-1065页
作者:索智 季节 满琦 徐世法 孙立军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314051 
为了解决矿物油再生技术再生率低、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采用处理过的"地沟油"代替矿物油制备植物油基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并通过试验测试了老化沥青再生前后各项性能指标,确定了植物油沥青再生剂的最佳掺量,为再生沥青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站域复合型通道行人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21年 第11期33卷 2552-2560页
作者:王曦 张蕊 费硕 杨明航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连接地铁车站和商业设施的过渡型通道一般设计为复合型通道,以通行功能为主,兼具服务功能,通道两侧服务设施对行人交通的影响难以量化分析和仿真建模。服务设施对行人交通的粘滞作用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人步行减速或改变轨迹方向,通过对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应变组合下的疲劳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 第5期38卷 839-846页
作者:任小遇 郭倩芸 梁恒健 姜维 徐世法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房山公路分局北京102488 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目的 研究在单级应变与双级应变组合的不同加载方式下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及疲劳寿命的变化规律,为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综合考虑车辆荷载的大小,选定A(200×10^(-6))、B(400×1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支座损伤的城市立交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5年 第2期37卷 52-57页
作者:吴荣桂 焦驰宇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88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以三跨连续箱梁桥为典型城市立交桥的分析型地震易损性模型。以规范反应谱作为目标谱,生成10条人工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恒载轴力下墩柱的弯矩曲率全曲线,计算获得墩柱的不同损伤状态和不同损伤指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外光及温度老化对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评价
收藏 引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 第1期38卷 111-119页
作者:徐世法 卢兆洋 房聪 任小遇 朱建东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宏旭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目的研究紫外光及温度老化对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CMA)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CMA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对比分析,在紫外光老化方面,通过Verhulst生物模型建立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与紫外光老化时间的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剂与旧沥青混溶状态测试方法——文献综述
收藏 引用
《公路工程2016年 第1期41卷 1-5,23页
作者:许鹰 季节 张克东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部安徽合肥230001 
当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基于再生剂(新沥青)与旧沥青处于完全混溶状态假定进行设计,近来的研究表明:实际生产过程中,再生剂与旧沥青之间的混溶状态可能达不到完全混溶的程度。这种理论假设与实际不符会导致生产拌合后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大粒径级配碎石在沥青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公路》2022年 第4期67卷 35-40页
作者:索智 查伟 聂磊 戚凯林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102627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市102627 北京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102627 
采用贝雷法和Fuller公式分段方法设计超大粒径级配碎石,依托郑登快速路试验段工程,应用于旨在增强超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整体性和均匀性的施工工艺中,并采用Pavement Quality Indicator(PQI)重点关注了试验路段的均匀性。结果表明:第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