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网络青年职业自组织研究——以“人力葵花同学会”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 第3期 4-10,30页
作者:刘胜枝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职业自组织进行了研究,并以人力葵花同学会为个案进行了详细考察,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分析了该组织的产生、发展及管理等方面是如何围绕社会资源来进行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该类组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景观社会理论及其对“景观摄影”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学术论坛》2014年 第7期37卷 150-154页
作者:刘胜枝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摄影界普遍存在着对"景观摄影"的误解和困惑,景观一词来源于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德波提出的"景观"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到消费社会阶段的一个理论总结和批判,是刺激消费维护现存秩序的统治形式。对此,只有采取文化革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游戏公会——网络游戏中的青年虚拟组织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 第1期 79-84页
作者:刘胜枝 杨守建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工作研究所 
网络游戏公会是一种新型的青年虚拟组织,对网络游戏的发展和玩家的游戏体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追述了网络游戏公会兴起的背景,总结了网络游戏公会的特征和作用,并分析了网络游戏公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给相关各方以思考和借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5G时代电视媒介的发展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19年 第10期 70-73页
作者:张蓝姗 黄彩云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5G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电视业态的又一次调整与重构,也为电视媒介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时代中,电视节目内容形态多样化,信息接收终端多元化,更逼真的在场感将成为常态,媒介与生活密不可分。但优质的内容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AI主播在电视媒介中的应用与发展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19年 第11期 13-16页
作者:张蓝姗 任雪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 
以智能语音技术和机器算法为基础的AI主播被运用于电视媒介中,带来了电视生产模式、传播方式、内容创新等多方面的变革,促使电视媒介向"智媒体"融合升级。同时,AI主播存在的互动瓶颈、刻板形象,以及它引起的交往异化问题又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子游戏中的性别观念及其对青少年的潜在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 第8期 69-73页
作者:刘胜枝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文化娱乐产品,其中蕴含的性别价值观念必将会对网游用户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当前网络用户仍然以青少年群体为主。本文以女性主义为研究视角,从游戏题材的性别化、游戏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玩家的性别遭遇三个方面来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智能技术给电视媒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18年 第7期 52-55页
作者:张蓝姗 黄高原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传统电视媒介开辟更多的想象空间,在技术升级、内容生产、人机交互等众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促使媒介形态从"融媒体"向"智媒体"转变,重塑电视媒介的发展模式、采编流程,为电视媒介的转型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化观看技术的应用与反思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23年 第4期 103-108页
作者:张蓝姗 杨景宜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视频平台的智能化观看模式赋予观众丰富的播放选择权和控制权,在满足用户多样化观看需求的同时,也助推了私媒介化的转向与发展。本文将分析用户对智能观看功能产生深度依赖的原因、奉行工具理性的智能观看技术对用户的规训与异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消解与重构:电视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方向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19年 第4期 59-62页
作者:张蓝姗 蒋亚娟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 
互联网成为底层技术架构,在消解电视业原有边界与生态的同时,也推动着新一轮电视业态的重构。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深度卷入的媒介融合"下半场",智媒时代,用户、媒体与机器之间的多向连接被激活,电视媒体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视节目与短视频融合发展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21年 第6期 85-88页
作者:张蓝姗 张雪珥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 
近年来,短视频与电视节目的结合使电视节目借助短视频平台迅速吸引流量,增强节目热度,以新颖的互动创意激发观众的参与感。在短视频的影响下,未来电视节目应向着满足观众社交需求、拓展分发渠道、优化内容生态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