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鸿都门学选士科目设立缘由——以政治、学术与教育的互动为考察线索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24年 第2期6卷 52-59页
作者:张铭雨 张四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东汉鸿都门学以尺牍、辞赋、工书鸟篆等科目选士,历来被教育史学界视为中国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论及鸿都门学选士科目的设立缘由,学界既往观点多释以汉灵帝个人喜好。以政治、学术与教育互动的“整体史观”为考察视角,将鸿都门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沁园春·长沙》的空间表现与独特意境
收藏 引用
《今日教育2023年 第2期 70-73页
作者:黄敏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是华夏民族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长沙》风格独绝,有英雄气,意境宏大。阅读该文本,能够引发我们身体与精神游历其中的感觉。明代李日华认为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业时代的教育民主:对杜威教育观中“职业”概念的讨论(1899—1916)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22年 第1期4卷 138-152页
作者:陈露茜 苏艺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北京育英学校 
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对美国公共教育制度的一种实践诉求,也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借助时势的阐释。从1899年《学校与社会》对“职业”的强调至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对“职业”的完整阐释,“职业”概念成为理解这一时期杜威教育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辅仁大学的学科发展史论(1927-1952)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2018年 第12期 4-16页
作者:孙邦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北京100875 
学科包括知识体系和学科建设(或学科制度)双重形态的内涵,它是大学制度的核心和主干。大学的组织形式是学科赖以存在的方式,是知识系统这一内核的制度外壳。1924年9月,辅仁大学创办人设计了一个理想化的学科愿景,但是初建时只设立了文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3-2025年马来西亚教育蓝图(学前教育至中学后教育)摘编
收藏 引用
《世界教育信息》2017年 第3期30卷 24-27页
作者:江露露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马来西亚面对全球化经济、社会变革,从改善自身教育体系出发,以国际化的标准积极调整教育行政部门、各个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角色,为未来培养更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作出了长达13年的改革规划,即《2013-2025年马来西亚教育蓝图(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解”“分享”与“应用”——评《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 第2期20卷 F0003-F0003页
作者:郭法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北京100875 
关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往往从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某个方面或人物来设计框架,缺乏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变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刘黎明副教授的《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