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传统与回归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2014年 第36期 65-65页
作者:于丹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什么叫回归?其实回归不是回到某一段时间,不是回到某一段历史,而是回归到一种状态.为什么要回归?是因为我们曾经混乱过.我们此前的一个世纪所遭遇的价值颠覆,让我们本来应该明白的事情有些混乱了,所以现在才要提回归.回归不等于完全复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延续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2014年 第27期 65-65页
作者:于丹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些内容并不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能够在当代有更好的应用,我们就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点价值:第一,传统文化是有生命的,对我们个人是有益的;第二,传统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吃即参禅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2014年 第30期 65-65页
作者:于丹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我们对吃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对待健康、对待自己身体的态度,更是对待世界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在我看来,一个人对吃的态度能反映出他是怎样的人,吃饭其实就是参禅。星云大师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个小和尚请星云大师教他一种参禅的方法,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字是藏在我们民族掌心里的纹路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2015年 第5期 1-1页
作者:于丹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我见过很多人痛心疾首,哀叹传统文化的凋败,为中华文明的未来担心。其实大可不必,文明的脉络仍然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隐藏于当今生活的细节角落。可能很多人想不到,人人都会说、会写、会用的汉字,其实就是一个存续文化、继承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建家教与门风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2014年 第6期 65-65页
作者:于丹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真正的教育是每个人在为未来做准备,而这首先是父母之心,包括我们如何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面对今日诸多有违父母初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重建中国家教与门风。让孩子懂得明辨是非有人说要让人的本心回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旅游中遇见一个未知的自己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2014年 第15期 65-65页
作者:于丹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成长的经验就是行走的经验,成长的方式之一就是去完成这种行走。旅行对我来讲是一件真正美好的事情,它能让你时时触摸生命永不停歇的成长。"旅游"有的是"旅",有的是"游",最好的境界是"游"。"旅"其实只是个过程,是个载体,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基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2014年 第24期 65-65页
作者:于丹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今天重谈诚信,不应当把它看作是一个提倡大家遵守的外在要求,更应该把它看作是民族文化默契的一种唤醒.一方面要与传统接轨,唤醒传统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健全公民信用体系,让不诚信的人为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