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交通工程学院"
659 条 记 录,以下是641-650 订阅
视图:
排序:
1/4桥路应变采集的温度补偿效果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4年 第4期30卷 28-32页
作者:杜红凯 韩淼 崔相东 张荣强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工程结构与新材科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2 
根据恒压激励应变仪和恒流激励应变仪的温度补偿原理,设计并进行了采用不同应变仪的温度补偿实验,通过分析发现,温度补偿片无法完全消除温度对应变采集的影响;采用补偿片消除温度影响的效果并不优于普通电阻;单位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变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矿物加权硬度确定岩石磨蚀性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3年 第3期21卷 99-104页
作者:王猛 齐吉琳 皮进 沈强 曹瑞琅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准确预测岩石磨蚀性是隧道掘进机刀具设计和高效掘进的重要基础,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含量是影响岩石磨蚀性的关键因素,采用岩石矿物加权硬度测试可为岩石磨蚀性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选定白云岩、大理石、花岗岩等各种岩性岩石,平行开展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废植物油掺量和预润时间对泡沫再生RAP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市政技术》2023年 第1期41卷 1-7页
作者:索智 向繁荣 徐士杰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基于植物油再生老化沥青的理论创新提出预润工艺。为确定工艺中最佳废植物油掺量和预润时间,首先对废植物油再生老化沥青的物理性能、微观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确定出最佳预润时间,再通过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专访陈湘生 地下空间筑梦者:陈湘生与他的城市诗篇
收藏 引用
建筑创作》2024年 第4期 8-16页
作者:陈湘生 胡越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创作》杂志 
本期《建筑创作》主编胡越、编辑王梦雪和张奕先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访谈以陈院士早年赴德国进修的经历为起点,深入挖掘了冻结技术核心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在地下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未来地铁、地下城市如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抵抗融雪剂侵蚀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市政技术》2022年 第12期40卷 199-204,211页
作者:索智 朱赫 巩梦洋 向繁荣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为分析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抵抗融雪剂侵蚀的性能,采用“湿法”加工工艺,制备岩沥青改性沥青,并对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在氯盐融雪剂的侵蚀作用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梁桥减隔震措施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结构工程师》2024年 第5期40卷 56-65页
作者:焦驰宇 曹跃 阮良奉 乔宏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古桥研究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北京100044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2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为适应交通路网发展需求,小半径曲线桥被广泛应用,其中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占据较高的比重。为确保地震区有轨电车的抗震安全,常采用减隔震装置以减小地震响应。然而,不同装置类型和布置方式对减隔震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深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能源隧道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收藏 引用
《市政技术》2023年 第9期41卷 120-129页
作者:刘军 黄辉 王福强 乔国刚 肖闻后 王永艳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76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480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2208 
能源隧道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等优点,其在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基于国内外能源隧道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能源隧道中热交换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热交换管的选择和布置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蓖麻油基生物沥青流变特性及水稳定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市政技术》2024年 第4期42卷 11-17页
作者:邱川 施青文 胡鹏坤 张然 季节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71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市房山新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2442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为研究蓖麻油基生物沥青(castor oil-based bio-asphalt,COBA)的性能,选择3种不同生物油掺量(5%、10%、15%)的蓖麻油基生物沥青及70号基质沥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软化点试验、延度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以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城市旧城区自行车行驶空间改善措施研究——以北京胡同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8年 第2期34卷 35-42页
作者:林建新 戴冀峰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自行车交通是大城市旧城区出行的重要方式,优化改善自行车的行驶空间有助于发挥旧城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微循环作用.为研究自行车行驶空间问题,对不同类型区域进行自行车使用问卷调查,利用交叉分类法分析自行车出行环境影响因素;总结了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人行天桥病害研究
收藏 引用
《市政技术》2020年 第6期38卷 84-86,92页
作者:吕平 龙佩恒 季诚 何国顺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为了研究人行天桥产生病害的重点部位及针对人行天桥的特别评分标准,以北京市207座人行天桥作为依据,对人行天桥病害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以无监督方法模式识别理论中的主成分分析对人行天桥病害产生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行天桥易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