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7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地震输入方向及液化扩展场地的夹角对曲线桥抗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5年 第8期25卷 3452-3462页
作者:焦驰宇 霍鹏翔 曹跃 张湘卓 谢峰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古桥研究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北京100044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53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42 
地震土壤液化会产生土体失稳滑移等现象,对桥梁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而曲线桥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状态,在液化侧向扩展场地中的地震响应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选取3条典型的远场地震波,从12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向输入至一座四跨连续曲线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斜拉桥前支点挂篮行走体系转换与移位下放施工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政技术》2025年 第1期43卷 76-83,92页
作者:武强 刘洋 董军 杨新浩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21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前支点挂篮技术因具有稳定性好、适应性强且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的主梁悬臂浇筑施工中。然而,当桥梁中跨合龙完成后,若挂篮体量较大且桥下存在建筑物或湍急江河时,直接下放挂篮的难度和风险会显著增加。因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NG储罐高桩桩顶设置隔震支座情况下 桩顶约束效应系数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年 第3期 21-25页
作者:刘亚东 彭有开 朱木森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北京102616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12 
在高桩桩顶设置隔震支座情况下,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方式发生了改变,橡胶隔震支座在水平受荷载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竖向力产生的二阶效应会对基桩的水平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研究隔震后的桩顶约束效应系数,通过有限元软件Pl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改进RandLA-Net的建筑构件点云提取方法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5年 第6期25卷 2461-2468页
作者:李昊宇 廖维张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点云数据在建筑逆向建模、三维重建乃至施工进程等方面均有巨大优势。采集建筑结构点云时通常包含海量点云,并且如梁、柱等构件的点云数据至关重要。现有的三维点云语义分割方法对大规模点云进行处理时存在局部特征提取不充分、识别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横向地震作用下不同站桥组合体系抗震性能对比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报》2025年 第3期38卷 567-578页
作者:焦驰宇 马辉 刘能文 秦永刚 程冕洲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古桥研究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北京100044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宁夏工程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0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为对比横向地震作用下不同站桥组合体系的抗震性能,以某实际站桥分离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站桥合一体系,考虑桥墩、支座非线性以及桥梁扩大基础-碎石垫层-地铁车站顶板之间的非线性滑动摩擦效应,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钢框架梁柱栓焊扩翼-翼缘削弱节点优势分析性能试验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2016年 第2期32卷 127-138页
作者:张艳霞 李瑞 赵微 陈媛媛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为了对钢框架梁柱栓焊扩翼-翼缘削弱节点的性能优势进行分析,设计制作了3个较大比例的十字节点试件,包括栓焊扩翼-翼缘削弱型节点、单纯削弱型节点和单纯加强型节点,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生混凝土长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 第3期43卷 576-581页
作者:彭有开 吴徽 高全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研究再生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对剪跨比为4、截面尺寸为450 mm×450 mm的6根再生混凝土柱和1根普通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参数主要为纵筋率、轴压比、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其中配箍率的取值与国家规范的要求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性能化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进展》2017年 第4期19卷 1-9页
作者:张艳霞 张贺昕 刘安然 李振兴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针对提出的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结构体系,依据已完成的梁柱节点、框架试验和整体结构的分析结果,结合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了腹板摩擦耗能的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多遇地震无开口、无损伤,设防地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年 第S2期37卷 6-11页
作者:许允志 彭有开 吴徽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对6个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足尺构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低轴压比条件下再生混凝土节点区的粘结锚固性能。通过改变穿越节点核心区的梁纵筋直径、强度来研究再生混凝土节点的最小相对锚固长度,同时研究新的构造措施对节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的易损性模型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 第6期51卷 935-941页
作者:解琳琳 李晓园 李爱群 杨参天 王心宇 钱永熹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6 
为实现灌浆套筒连接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根据57个足尺灌浆套筒连接剪力墙试验数据进行易损性分析.首先,以位移角为工程需求参数,依据该类构件的损伤演化特征提出了6个损伤状态;其次,获得了该类剪力墙的易损性模型和各损伤状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