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纸上乾坤——评刘伯骏的指墨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3年 第1期 116-117页
作者:陈荟洁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 
近年,已逾百岁的刘伯骏仍钟情翰墨、笔耕不辍,创作出《凤舞龙吟》《凤舞》《凤舞沐春晖》《斜风骤雨竹有声》等指墨作品。指墨也称指画,即用手指、手掌代替传统毛笔蘸墨作画。指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独特的画法,难度较大。相对于毛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中轴线河湖水系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及价值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3年 第5期39卷 98-103页
作者:尚君慧 周坤朋 王崇臣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中轴线是元、明、清代以来北京城的对称之轴,是北京城的脊梁与灵魂。其中,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形成、发展和格局形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北京中轴线正在积极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揭示河湖水系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古代河湖水利体系的规划思想和经验智慧
收藏 引用
《南方建筑2023年 第12期 11-18页
作者:周坤朋 王崇臣 秦红岭 尚君慧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为揭示北京古代河湖水利体系规划设计的思想及价值意义。从功能特点、内在机制、雨洪应对、工程设计等方面,探究了北京古代水利体系功能格局、层级规划、调蓄空间、联通机制和低技术设计等,解析了其对当代城市生态建设的启示。其科学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笔谈:阐释与展示——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时代建构与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 第3期 4-28页
作者:彭兆荣 秦红岭 郭旃 周珂 黄华青 孙淼 张柔然 李渊 梁嘉祺 周小凤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北京100044 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北京100007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200030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200444 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英国剑桥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深圳518606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厦门市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珠海519000 
遗产的概念和分类具有多样性特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下,需要尽可能地把多元的遗产创造、多元的遗产继承、多元的遗产认同以多元的展示方式呈现出来。遗产阐释是一项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上并可能伴随多重价值冲突的信息传递活动。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