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1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湿法纺丝制备拉伸电阻不敏感液态金属导电纤维
收藏 引用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 第1期44卷 19-27页
作者:侯思彤 许倩 陈彦锟 张秀芹 邝旻翾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液态金属导电纤维在拉伸、折叠等状态下仍可保持导电性,在智能纺织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大多数液态金属导电纤维在拉伸状态下导电性能大幅下降。以液态金属(LM)/聚氨酯弹性体(TPU)为芯层材料,TPU为皮层材料,通过同轴湿法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nO_(2)-Au-PANI复合材料改性商用NH_(3)传感墨水及其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 第1期44卷 36-46页
作者:李彦谋 郑佳辉 彭媛 谭宏鑫 汪秋宁 张洪艳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采用点胶印刷技术,以商用墨水(kz-sense-103)在棉布基底上考察电极指间距和电极对数对氨气(NH_(3))传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指间距为1 mm、传感器性能最佳的6对叉指电极。研究了以SnO_(2)-Au-PANI复合物改性商用墨水获得的改性墨水的传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竞赛和创新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和实践
收藏 引用
《高分子通报》2022年 第11期 124-127页
作者:汪滨 张秀芹 李昕 王娇娜 王锐 李秀艳 张文娟 吴晶 朱志国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纺织服装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国家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及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予以高度重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一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立足于当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学生创新实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收藏 引用
《高分子通报》2021年 第1期 66-69页
作者:张文娟 朱志国 王锐 张秀芹 马涛 刘继广 裴广玲 杨中开 贾清秀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暨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高分子专业英语对于现代化的材料科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中都存在的学生对专业英语不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结合高分子专业课程特点,从内容上完善其组成结构,使涵盖基础有机,无机,高分子以及先进高分子材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MXene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高分子通报》2022年 第9期 16-26页
作者:丁姗姗 娄耀元 汪滨 王传春 王杰 马佳瑜 金旭 李秀艳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工效与功能创新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柔性传感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的导电性和亲水性等优点,在电磁屏蔽、生物医药、能量转化与储存、传感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O_(2)基聚脲多孔材料对甲基橙吸附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工新型材料2021年 第11期49卷 211-216页
作者:崔萌 曾金铃 董希洋 谷潇夏 张秀芹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为了有效地去除印染废水中甲基橙(MO)等合成染料,以CO_(2)和1,6-己二胺为原料,采用无催化剂、无脱水剂法制备了CO_(2)基聚脲(CO_(2)-PU)多孔材料,并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了CO_(2)-PU对MO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CO_(2)-PU对MO具有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柔性聚乙二醇基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 第4期43卷 1-10,28页
作者:王杰 王娇娜 张群 侯思彤 王进韬 李昕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固固相变材料(SSPCMs)在低温时放热,高温时吸热,具有储能特性,受到研究者的重点关注。聚乙二醇(PEG)具有焓值高、相变温度随分子量的变化范围广等优点,但其固液相变特性使其应用受限,所以通常将PEG封装后制备SSPCMs。但是封装后由于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电纺聚丙烯腈/凹凸棒石纳米纤维膜的溶液除湿应用
收藏 引用
《产业用纺织品》2020年 第9期38卷 29-33,39页
作者:张佳敏 王娇娜 汪滨 李秀艳 邓慧杰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丙烯腈/凹凸棒石纳米纤维膜吸附LiCl溶液后应用于溶液除湿。使用扫描电镜表征聚丙烯腈/凹凸棒石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使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其表面官能团。探究凹凸棒石质量浓度、纤维膜面密度、LiCl溶液浸渍时间对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耐热聚乳酸材料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22年 第6期43卷 180-186页
作者:刘彦麟 顾伟文 魏建斐 王文庆 王锐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针对工业化生产聚乳酸产品普遍存在力学强度低、韧性差、结晶速度缓慢、结晶度低、耐热性能差等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提高聚乳酸材料耐热性能的方法及其改性机制,将其总结分为共混改性、链结构改性和结晶改性,其中:共混改性包括聚合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纳米SiO_(2)微球的粒径调控及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工新型材料2022年 第9期50卷 174-178页
作者:杜蘅 李昕 关芳兰 栾筱婉 孙爱林 杨天赐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采用改进的Stober溶胶-凝胶法,以氨水为碱性催化剂,通过改变乙醇和水的比例,制备出粒径范围为230~430nm的均匀SiO_(2)微球,并探究了反应时间、正硅酸乙酯(TEOS)滴定速度对其粒径和均匀度的影响。扫描电镜(SEM)及动态光散射测试显示,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