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材料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金属学报》2020年 第10期56卷 1313-1323页
作者:宿彦京 付华栋 白洋 姜雪 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材料基因工程材料领域的颠覆性前沿技术,将对材料研发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全面加速材料从设计到工程化应用的进程,大幅度提升新材料的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促进工程化应用。本文从基础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与装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全散射技术局域结构确定与凝聚态物质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20年 第8期32卷 1219-1230页
作者:李强 林鲲 邢献然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固体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3 
原子或分子的堆积方式和元素分布是凝聚态物质的核心问题,而局域结构的精确测定则为揭示原子堆积方式和元素分布提供了重要手段。获得与化学成键直接关联的局域结构信息,是人们认识化学反应,理解功能材料设计结构本质的重要依据。基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征耐高温电极化储能聚合物电介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23年 第3期49卷 1055-1066页
作者:查俊伟 黄文杰 杨兴 万宝全 郑明胜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耐热性和低介电损耗的介电聚合物是先进电力电子应用的理想材料,例如用于电容器的高温储能薄膜。由于高极化和低介电损耗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性质,因而只能在高介电常数(εr)和较低的损耗之间争取最佳的平衡。对于本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态可持续聚酰亚胺电介质材料应用与进展
收藏 引用
工程科学与技术》2023年 第3期55卷 30-39页
作者:万宝全 查俊伟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聚酰亚胺(PI)电介质兼具优异的电气和机械性能以及高热、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的生产制造,是绝缘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更加需要材料在损伤后能够修复、回收等,以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2024年 第21期38卷 175-184页
作者:潘宇 况帆 路新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DRTMCs)较钛合金基体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优异的耐磨和耐热性能,满足高新技术领域对高性能结构材料的苛刻使用要求,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制造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针对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中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医用可降解锌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金属学报》2023年 第3期59卷 319-334页
作者:王鲁宁 尹玉霞 石章智 韩倩倩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2629 
锌合金由于其适宜的腐蚀速率、良好的力学性能,成为继镁合金与铁合金后的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近年来,研究者对锌合金的设计、加工制备以及降解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其体内外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尚不充分,仅评估了体外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γ’相强化钴基高温合金成分设计与蠕变机理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金属学报》2023年 第9期59卷 1125-1143页
作者:冯强 路松 李文道 张晓瑞 李龙飞 邹敏 庄晓黎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湘潭411105 
近年来,随着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机的持续发展,对其关键热端部件的环境抗力和承温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γ′相强化钴基高温合金在抗热腐蚀性能和熔点温度等方面较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势。为了促进此类合金的发展,本文基于国内外在合金开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征型耐高温聚酰亚胺储能电介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21年 第5期47卷 1759-1770页
作者:查俊伟 田娅娅 刘雪洁 董晓迪 郑明胜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随着电子电气装备的小型化、高功率化、集成化的发展,电介质电容器的需求也朝着功能化、多样化发展,从而对电容器用储能电介质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更加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聚酰亚胺作为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热稳定性等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属纳米颗粒与二维材料异质结构的界面调控和物理性质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22年 第6期71卷 224-241页
作者:孙颖慧 穆丛艳 蒋文贵 周亮 王荣明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磁光电复合材料与界面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二维材料具有原子级光滑表面、纳米级厚度和超高的比表面积,是研究金属纳米颗粒与二维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实时、原位观察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原子迁移、结构演化和聚合等热力学行为的重要载体.设计和构筑金属纳米颗粒与二维材料异质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修复聚硅氧烷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23年 第1期49卷 279-293页
作者:查俊伟 高婧涵 万宝全 郑明胜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聚硅氧烷材料因其具有耐老化、电绝缘及疏水等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柔性电子器件、电气等领域。但是,聚硅氧烷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力、热、电等破坏,这些损伤可能导致材料性能的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缩短材料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