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清华总体规划研究中心"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互联网时代乌镇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规划应对策略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16年 第4期32卷 43-49页
作者:董晓莉 汪淳 卢庆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三所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研究中心 
世界互联网大会为乌镇注入了互联网基因,为其带来了互联网时代社会变革的趋势要求与战略机遇。文章结合乌镇的独特优势,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给乌镇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提出乌镇应发扬水乡文化融合共生的精神内涵,彰显互联网时代互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使命、系统与框架:乡村振兴规划中的“三农”再思考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19年 第15期35卷 93-97页
作者:刘瑞刚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研究中心三所 
乡村振兴规划是为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而无论是中央顶层的乡村振兴战略,还是落实到基层的特定乡村振兴规划,都无法摆脱“三农”这一核心问题。“三农”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性概念,一直以来是与时俱进并不断延展自身内涵特征的。文章立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基于大数据的观察
收藏 引用
《上海城市规划2018年 第2期 110-115页
作者:刘晋媛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研究中心总规二所 
从驱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入手,探索性分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因素。采用国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利用量子数聚的全国工商注册企业数据,应用核密度分析、时序分析、事件分析等方法,探索分析企业数量、企业经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我国都市圈治理的新逻辑与变革方向探讨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20年 第3期36卷 12-16页
作者:龙茂乾 李婉 扈茗 欧阳鹏 卢庆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研究中心战略所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研究中心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多地开始了都市圈治理的探索实践,随着国家提出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正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的调控单元。作为城镇化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叠加的重要地域空间,新时期都市圈的治理创新是一项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群空间集聚和扩散的特征与机制--以长三角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16年 第2期40卷 18-26,60页
作者:李凯 刘涛 曹广忠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城市群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地位,也是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形式。本文以分别位于我国东、中、西部的长三角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地区和成渝城市群为分析对象,从中心-外围的圈层关系视角,运用数量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乌镇3.0: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小城镇规划思路探讨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16年 第4期32卷 37-42页
作者:欧阳鹏 卢庆强 汪淳 张飏 王鹏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三所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研究中心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 
互联网基因不仅改变了传统小城镇的发展路径,还对城市规划的变革与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以乌镇概念性总体规划为例,结合区域协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营造和智慧运营服务等"互联网+"的规划思路,提出"国际风情小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外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及其启示——以斯德哥尔摩和温哥华为例
收藏 引用
《《规划师》论丛》2014年 第1期 77-86页
作者:李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研究中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实践。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分别作为欧洲和北美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郊农村规划设计新实践
收藏 引用
北京规划建设》2015年 第6期 47-52页
作者:曾婧 闫琳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研究中心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 
北京周边有这样一类村庄,它们交通区位条件良好,并未纳入城镇建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被划为重点保留型村庄。然而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该类村庄仍然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生态亟需保护、地方活力不足、人居环境有待改善的现实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条件工作的研究建议
收藏 引用
《城市》2016年 第3期 43-47页
作者:郭一麟 杨新苗 郭占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研究中心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是指导道路建设的重要文件,但由于其功能定位,主要解决道路功能性要求,不能充分满足工程实施的具体需要。而道路设计更多地着眼于工程自身需求,对整体路网的考虑不足,与相交道路的关系也把握不够。道路规划设计条件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收藏 引用
《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 第4期 103-113页
作者:尹稚 叶裕民 卢庆强 王建国 黄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北京100872 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5 北京清华总体规划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郑州450002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成都610059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北京100872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城与乡之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存在多种阻碍城乡发展与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但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