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
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柴油机智能停油装置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01年 第4期22卷 542-544页
作者:黄官升 张勤良 张又明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 
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车辆管理的可操纵性 ,是现代车辆综合性能评价的重要方面 ,特别是对于重型车辆特种车辆尤为必要。本文设计的智能停油装置 ,既可以实现紧急状态下断油停车 ,又能实现车辆的日常管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军用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预测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10年 第3期31卷 273-278页
作者:王克运 史力晨 张芳 王战军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72 
建立军用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预测模型,为越野平均速度这一综合指标论证提供量化分析方法。模型采用动态预测法将行驶路线划分为若干典型路面,根据各路面对车辆速度的主要制约因素,综合运用牵引计算模型、冲击振动模型以及转向临界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装甲战车训练模拟器综合显示终端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英文)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 第19期20卷 5208-5213页
作者:赵芳 韩亮 龚光红 张涛 魏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控制学院 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72 海军装备研究院 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 
采用模拟器进行数字化武器装备的操作训练是当今信息化装备发展的需要,综合显示终端仿真系统是装甲战车训练模拟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实装通过在PC机上VAPS平台和VC++开发环境相结合来构建仿真系统,可以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一、二阶嵌入灵敏度分析的车辆传动系统振动响应预测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5年 第6期34卷 72-78页
作者:黄毅 刘辉 项昌乐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100081 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 
由于汽车等行业新产品设计及零部件装配时,其原型样机在质量、阻尼、刚度等组件发生变化时常出现振动、噪声问题,需对修改后系统的振动进行预测。嵌入灵敏度函数在减小线性振动实现最优设计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在非线性系统中借助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双环变迹镜的优化设计与验证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年 第B12期43卷 196-198页
作者:胡月宏 强希文 宗飞 吴敏 王军良 常金勇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 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72 
优化设计了一种双环变迹镜。该变迹镜由同心的,交替排列的透光圆环和不透光圆环组成,经过双环变迹镜调制的光波入射至光学接收系统,后经光学成像系统将接收的光波成像聚焦,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对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得到沿测量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构形、运动机理及建模控制综述
收藏 引用
《机器人》2023年 第3期45卷 367-384页
作者:张建 周俊杰 苑士华 荆崇波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 
从水陆两栖机器人本体构形、推进动力学建模、多环境运动控制等方面对水陆两栖机器人近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按照两栖机器人结构类型将两栖机器人分为腿式推进、轮腿/鳍复合式推进、蛇形推进、球形两栖机器人等;然后,介绍两栖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坦克—火炮系统行驶间振动建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03年 第4期24卷 442-446页
作者:史力晨 王良曦 张兵志装甲兵工程学院 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 
本文就坦克在不平地面行驶时坦克—火炮系统的振动问题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主要包括 :通过随机抽样法建立双侧不平地面模型 ,采用状态方程法建立三维车体、双侧任意车轮、任意位置座椅在内的坦克底盘的振动模型、车体与火炮的相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车辆传动系统非线性平移扭转耦合振动响应灵敏度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2014年 第23期33卷 92-99页
作者:黄毅 刘辉 项昌乐 杨志刚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100081 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 
随着对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品质要求的提高,仅固有特性及其灵敏度的分析已经无法满足车辆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的要求,对强迫振动下响应特性的灵敏度研究可为减振设计提供进一步的指导。研究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对轴段扭转刚度、质量点惯量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车协同目标跟踪方法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22年 第10期43卷 2429-2442页
作者:龚诗雄 王旭 孔国杰 龚建伟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100081 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 
地面无人系统中多车信息融合技术是提升系统环境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单车传感器存在视野遮挡及盲区导致的目标跟踪不连续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集中式多车协同感知的结果级融合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采用激光雷达作为车辆感知传感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opula的机械系统可靠性模型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12年 第3期33卷 379-384页
作者:何成铭 吴纬 孟庆均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100072 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72 
机械系统可靠性中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利用连接函数Copula在描述相关性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Copula的机械系统可靠性模型。以某型装甲车辆悬挂系统为例,阐述了其在系统可靠性预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决机械系统的可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