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碳交易市场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2期20卷 24-31页
作者:王科 陈沫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2017年12月19日,首先纳入发电行业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正式启动,1万吨标煤的准入门槛使全国碳市场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火电企业。全国碳市场短期内虽然不会产生明显效果,但长期来看,将通过倒逼发电行业优化结构来促进低碳发展。对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国碳市场扩容策略的经济和排放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4期24卷 129-139页
作者:唐葆君 吉嫦婧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并计划通过碳交易政策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2021年全国碳市场从电力部门展开运行,将逐步覆盖其他部门。构建加入碳交易模块的动态CGE模型,评估中国碳市场不同扩容策略的影响。研究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企业履行废弃产品回收责任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2期16卷 24-32页
作者:周旭 张斌 王兆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影响中国家电企业履行废弃产品回收责任的因素指标,以此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和开展大样本调研,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CFA)对所提炼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系统揭示了其影响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园区级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4期24卷 52-65页
作者:沈萌 张干 张可爱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发展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结合代表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项目案例,采用主客观结合的层次分析—熵权法来确定指标组合权重,优化单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经济报告》2024年 第1期 107-119页
作者:王科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截至2023年1月,全球共28个碳交易体系已经生效,20余个正在开发或设计。碳市场已覆盖了全球约1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1/3的人口和55%的GDP,实施区域已从发达国家逐渐扩展至发展中国家。本文回顾2023年全球主要碳交易体系发展进程,着重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MPSO-BP-RBF网络模型及其在石油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系统管理学报》2011年 第2期20卷 129-135页
作者:於世为 诸克军 郭海湘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为适应复杂油气储集层非均匀性、非线性及不确定性的响应特征,提高储层预测精度,采用PSO混合编码,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MPSO-BP的RBF自构建学习模型。该模型中,每个粒子由整数与实数两部分构成,分别对RBF的基函数的个数及相关参数(中心,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优化方法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4期24卷 3-12页
作者:魏一鸣 余碧莹 唐葆君 刘兰翠 廖华 陈景明 安润颖 赵光普 孙飞虎 吴郧 谭锦潇 邹颖 赵子豪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碳中和是涉及自然、社会、经济、行为、技术、能源等多系统交织耦合和多重反馈的复杂巨系统,面临跨系统跨部门耦合性、分行业异构性、技术成本动态性、技术和行为演变非线性、社会经济不确定性等诸多挑战。开展“双碳”目标约束下碳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缘政治动荡对中国能源环境的全局经济影响及其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年 第9期33卷 1-13页
作者:姜洪殿 任重远 梁巧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20 
乌克兰危机正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供应形势。由于中国较高的油气对外依存度,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对中国能源安全特别是油气的供应和经济安全有重大影响,油气进口的供应短缺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及能源环境造成怎样的冲击?为此,该研究采用可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最优行业纳入顺序展望(2023)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2期25卷 36-44页
作者:王科 李世龙 李思阳 王智鑫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共34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国际碳市场短期内不确定性增加,但长期发展向好。国内碳市场建设更加规范,碳配额累计成交额达104.74亿元,累计成交量达2.29亿吨,价格波动性相较于试点碳市场最低;试点碳市场碳配额累计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4期24卷 13-26页
作者:魏一鸣 余碧莹 唐葆君 刘兰翠 廖华 陈景明 孙飞虎 安润颖 吴郧 谭锦潇 邹颖 赵子豪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科学制定减排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需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减排与发展、局部与总体的协同关系。为此,应用自主设计并构建的国家能源技术模型(C^(3)IAM/NET),提出了兼顾经济性和安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