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40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亚稳相稀土镍基氧化物电子相变材料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23年 第1期68卷 100-111页
作者:陈吉堃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稀土镍基氧化物(ReNiO_(3))具有丰富的电子结构,在特征温度、特征压力、极化电场、化学或电化学氢化触发下可发生多重电子相变并引起材料物理性能的突变,该特性为设计制作新型强关联电子器件提供了宽广的探索空间.基于Ni^(3+)轨道价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属板材服役状态下应力场的动态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 第11期44卷 267-271页
作者:陈志红 任学平 陈冷 毛卫民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对304不锈钢板材服役条件下动态力学行为检测进行设计和探索。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在线检测,对不锈钢板材在圆形孔模拟缺陷存在时,不同加载方式、载荷大小条件下的动态服役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进行研究。明确金属板材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iC_p/Al复合材料的研究方法现状
收藏 引用
《粉末冶金技术》2005年 第4期23卷 296-300页
作者:平延磊 贾成厂 曲选辉 周成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SiC颗粒(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制备工艺灵活,热物理性能优异及可设计性等许多独特的优点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进展,阐述并比较了几种该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搅拌铸造法、压力铸造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金属复合材料双结晶器连铸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材料工程2000年 第4期28卷 38-40页
作者:谢建新 孙德勤 吴春京 王自东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总结了双金属连铸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 ,提出了双金属复合材料双结晶器一次铸造连续成形新工艺。以 Pb和Pb- Sn共晶合金作为试验材料 ,在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双结晶器连铸试验样机上进行了成形试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双金属复合材料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硼不锈钢复合板力学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材料工程2013年 第6期41卷 25-28,34页
作者:刘靖 解国良 张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采用包覆浇铸+热成形方法制备出含硼量在2%~2.5%的高硼不锈钢复合板。三点弯曲实验表明,固溶处理后中间层的含硼不锈钢其拉伸和压缩变形量分别达到5.6%和6.0%,固溶后的含硼不锈钢复合板表现出的塑性已接近ASTM A887标准中的304BN7(B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硼偏聚对超低碳微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 第1期30卷 45-49页
作者:张崴 杨善武 贺信莱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通过设计热处理工艺使耐候钢中所含硼元素发生不同程度的晶界偏聚,并结合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电化学方法研究偏聚对该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的晶界偏聚越强,样品的局部腐蚀就越严重,其表现就是钢基体-锈层界面愈加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钨系纳米颗粒与HepG2肿瘤细胞作用的瞬态吸收谱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 第7期34卷 1914-1916页
作者:曹林 舒晓宁 梁栋 王聪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香港科技大学材料系 
利用M T T法研究了钨系纳米颗粒对 HepG2肝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利用瞬态吸收谱(T AS )技术的吸收发射谱表征肿瘤细胞和纳米粒子之间的电荷传递,讨论了钨系纳米颗粒在肿瘤疾病早期检测以及抗肿瘤特性。设计HepG2实验体系中,抗肿瘤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7SiMn钢相变规律与强韧化热处理
收藏 引用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年 第S2期35卷 107-111页
作者:张朝磊 蒋波 赵帆 文成 周乐育 刘雅政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通过研究连续冷却和等温相变规律,确定了27Si Mn钢贝氏体相变的条件,设计了其两段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从而获得贝氏体组织。结果表明:当过冷奥氏体以3~40℃/s连续冷却时,存在贝氏体相变,并且随着冷速增加,贝氏体量先逐渐增加然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塑性变形条件下16MnR钢的CO_2腐蚀电化学行为
收藏 引用
材料工程2009年 第1期37卷 59-63页
作者:孙建波 柳伟 路民旭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油气田管材常常在各种应力和变形状态下服役,为了研究应力和变形对钢CO2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技术分别测量了16MnR钢在不同弯曲塑性变形状态下的CO2腐蚀电化学阻抗谱、线性极化电阻和自然腐蚀电位。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碳Fe-Cr-C堆焊合金成分设计与热处理工艺优化
收藏 引用
《焊接学报》2019年 第1期40卷 32-36,162页
作者:杨健 周野飞 陈树海 黄继华 杨庆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秦皇岛066004 
为了改善堆焊再制造后中碳Fe-Cr-C合金部件的综合使用性能,采用Thermo-Calc计算软件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Ni,Mn和V对堆焊合金相析出的影响,在调控成分的基础上,制备了新型中碳Fe-Cr-C合金药芯焊丝;将所获得的堆焊试样在不同温度、不同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