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75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C晶界偏析对α-Fe纳米晶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钢铁研究学报》2021年 第4期33卷 315-321页
作者:吴宏辉 周笑靥 李博 汪水泽 毛新平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纳米晶在常温下具有很高的强度,然而其高温力学性能往往低于其对应粗晶。C是钢中的重要成分,由于其原子半径较小,容易在纳米晶中发生晶界偏析。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利用C的晶界偏析来提升纳米晶高温力学性能的可能性。在不同温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FH32-HD和FH36-HD高延性船板钢的开发及控冷工艺
收藏 引用
《金属热处理》2023年 第6期48卷 16-22页
作者:张晓雪 王恩茂 武会宾 赵晋斌 刘金旭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5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采用低C和Nb+Ti复合添加的成分设计,通过优化“弛豫-层流冷却-空冷”的控冷工艺开发出了FH32和FH36两种强度级别的高延性船板钢,对其拉伸性能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拉伸采用全厚度A_(5)比例试样,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460MPa级耐火耐候建筑用钢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热加工工艺》2024年 第16期53卷 129-133页
作者:裘韶均 闫江辉 唐辉 赵彦灵 张志慧 张鹏程 武会宾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807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采用低钼复合添加钛、镍、铬、铜的微合金化设计,配以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试制了低成本460 MPa级耐火耐候建筑用钢。通过周浸实验研究了实验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中的耐候性能。结果表明:实验钢由粒状贝氏体、M/A岛耐火钢理想组织组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品质工程机械用钢生产工艺优化
收藏 引用
钢铁钒钛》2023年 第1期44卷 167-174页
作者:翟冬雨 张游游 雷晓荣 刘帅 常运合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处江苏南京210035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工程机械用热轧钢板不仅对产品力学性能要求严格,而且对钢板表面质量要求极为苛刻。南钢从合金成分设计着手,通过控制钢水冶炼过程、降低奥氏体化温度和二次开轧温度,成功获得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拉伸性能稳定、低温冲击均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流非对称中间包流场优化
收藏 引用
《炼钢》2018年 第4期34卷 24-29页
作者:窦炳胜 孙彦辉 蔡亦凡 林平 崔崇炜 熊德芝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浙江丽水323903 
以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中间包为研究对象,中间包为三流非对称,生产200 mm×200 mm小方坯,拉速为0.95~1.50 m/min。水模型试验采取3∶5比例进行试验,并且以数学模拟辅助观察,观察挡墙及导流孔参数对钢水流场和各流均衡性的引起的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流中间包控流装置的组合优化分析
收藏 引用
《连铸》2024年 第5期 30-38页
作者:霍佳 孙彦辉 李占春 陈远清 汪德伟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江苏永钢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江苏苏州215600 
为了解决某钢厂四流中间包内部钢液流动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对中间包挡墙的导流孔结构进行设计,并结合湍流抑制器,形成控流装置的组合结构,优化中间包流场。针对挡墙导流孔结构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水模拟试验获得各个方案的时间停留分布(RT...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洋工程用钢的大气腐蚀与耐候钢的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冶金》2022年 第8期32卷 7-24页
作者:周鲁军 杨善武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广东阳江529500 
综述了海洋工程用钢的大气腐蚀行为与耐候钢发展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成果。首先介绍了钢大气腐蚀的电化学模型,并从耐候钢特殊的锈层结构与合金元素作用两方面论述了耐候钢的锈层保护机制;然后分析了环境因素,包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300 MPa级Nb微合金化DH钢的组织性能
收藏 引用
《工程科学学报》2021年 第3期43卷 392-399页
作者:梁江涛 赵征志 刘锟 韩赟 潘辉 惠亚军 曹荣华 路洪洲 郭爱民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3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绿色可循环钢铁流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3 中信金属有限公司北京100004 
设计了不同相构成的超高强DH钢,抗拉强度均大于1300 MPa,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极少量碳化物构成.对比了不同相构成对超高强DH钢力学性能和应变硬化行为等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了残留奥氏体在超高强度DH钢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多点光源的金属表面三维缺陷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论文》2017年 第4期12卷 420-424页
作者:徐科 王磊 向境 周鹏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为了提高基于光度立体法的表面三维重构的精度,设计了48个点光源的三维检测系统,所有光源安装在一半球体的内表面上。采用高光黑球法对光源位置进行标定,在1个照明序列内,48个光源依次对被测表面进行照明,安装在半球体顶点的相机拍摄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轧制工艺对304不锈钢/Q345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热加工工艺》2018年 第2期47卷 148-153页
作者:陈林恒 牛刚 武会宾 张达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采用液-固相复合法-包覆浇铸+轧制复合法制备304不锈钢/Q345复合板。包覆浇铸过程采用自行设计的浇铸模具制得复合铸坯,再经多道次热轧制备不锈钢复合板。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和EDS等方法研究了变形量、轧后处理工艺等对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