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40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五十周年航天力学专题·编者按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21年 第10期51卷 1-1页
作者:沈波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71年2月10日,是我国专门从事空天飞行器及有效载荷的研制单位,主要从事航天飞行器设计研制、空间智能飞行和返回技术研究开发、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开发等.五十年不忘初心.研究所的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强化型号产品“三化”工作
收藏 引用
航天工业管理》2011年 第4期 14-14页
作者: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管理层、设计师系统对“三化”工作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已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基础工作来抓。为更好地加强型号产品的“三化”工作,研究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具体而又有效的工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收藏 引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2025年 第1期 91-97页
作者:刘佳琪 宋杭 张生俊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随机振动环境下再入飞行器次级结构准静态强度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工程与试验》2025年 第1期65卷 9-12,87页
作者:荆江 秦玉灵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 
再入飞行器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动强度设计是航天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和规范对随机振动载荷进行准静态等效。本文采用结构静强度设计理念,将再入飞行器次级结构在随机振动下的最大响应加速度作为准静态载荷,以此来开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轴向增强战斗部预制破片爆炸飞散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兵装备工程学报》2025年 第3期46卷 64-70页
作者:汪聪 王芳 张宇飞 郭志威 黄广炎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4 
针对传统杀爆战斗部在垂直打击目标时产生中心杀伤盲区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轴向增强杀爆战斗部结构。通过将战斗部装药头部设计为圆弧形,在装药头部周围空间均匀填充更多的预制破片来增加轴向破片的数量并改善轴向破片的飞散方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近场测量的数字相控阵校准系统
收藏 引用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25年 第1期23卷 66-72页
作者:杨森浩 王晓飞 崔鑫铭 李垚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北京101117 
为解决数字相控阵不能利用传统的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校准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近场测量的数字相控阵校准系统。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外加混频和信号源提供变本振的方法,设计了发射态和接收态下的数字相控阵天线校准系统架构,实现了数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柔性充气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兵工学报》2022年 第6期43卷 1346-1354页
作者:赵春明 焦胜海 王晓飞 姚跃民 黄朝东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 
针对充气空间飞行器刚柔耦合影响下的高精度姿态控制问题,提出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的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综合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姿态机动路径规划、脉冲调宽调频调制、滤波处理等控制策略进行柔性充气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温差高速燃气喷水冷却喷嘴阵列设计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0年 第5期41卷 1102-1109页
作者:李彦良 张喦 曹知红 姜一通 田宁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 
喷水冷却用于某高温燃气流风洞,其功能为将温度3600 K,流量1100 m^3/s,入口流速120 m/s的大流量高温高速燃气降温至673 K。冷却采用直接喷淋设计,以雾化喷嘴阵列将水喷入燃气流场中,利用水的汽化潜热冷却燃气。本文主要讨论了喷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捷联被动雷达末制导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20年 第11期42卷 2607-2613页
作者:赵春明 姚跃民 金文 宋蔚阳 方海红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 
为解决全捷联被动雷达导引头大测量误差下的精确制导问题,从实际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全捷联被动雷达末制导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全捷联被动雷达导引头模型。其次,针对系统非线性、滤波稳定性、计算量及制导与姿态控制的耦合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刚度退化模型及复合材料结构渐进损伤分析的通用方法实现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16年 第4期33卷 17-23页
作者:王成华 杨阳 康强 殷德政 水涌涛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 
针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设计与分析方法问题,基于Tsai-Wu强度准则,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刚度退化模型,建立了一套层合/实体型复合材料结构渐进损伤分析的通用方法,并开发ABAQUS用户材料子程序用于层合型和实体型复合材料典型结构的渐进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