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轻小型惯性稳定平台位置环协同通信控制方法
收藏 引用
《测绘科学2018年 第1期43卷 101-106页
作者:贾媛 周向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针对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对姿态大机动的快响应需求,设计了一种轻量型惯性稳定平台位置环协同通信与姿态超限快响应控制策略,将位置环反馈回路设计为两种可切换工作模式。伺服模式下,参考位置姿态系统的输出,通过设计二者协同通信,保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机械飞轮干扰补偿的小卫星自适应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
收藏 引用
航天控制》2013年 第1期31卷 51-57页
作者:杨宁宁 杨照华 余远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191 
针对机械飞轮内干扰可能导致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入机械飞轮干扰补偿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方法。本文针对基于机械飞轮的三轴稳定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首先建立系统详细的数学模型,包括基于机械飞轮的三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自动/手动混合模式的吊舱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仪器仪表学报》2014年 第S1期35卷 27-33页
作者:周向阳 李永 穆全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吊舱稳定平台在无人直升机电力巡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巡线质量和效率,克服自动跟踪单一模式下多源扰动导致的光学载荷视轴对目标的跟踪丢失,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手动混合模式的吊舱稳定平台控制策略。通过组合使用基于POS(Pos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航空遥感稳定平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收藏 引用
《测绘科学2017年 第3期42卷 103-107页
作者:蔡童童 周向阳 岳海潇 贾媛 赵蓓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针对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中所受到的不平衡力矩等所引起的成像载荷不稳定导致无法获取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问题,提出了在平台控制系统中应用基于模型参考的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法。根据需求设计出参考模型,将参考系统输出与实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软开关Buck电路
收藏 引用
《电力电子技术2013年 第4期47卷 76-78页
作者:冯佳佳 李明 陈彦鹏 陈少华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BLDCM)设计的特殊性和控制策略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软开关Buck电路,它作为BLDCM控制系统的转换电路,对电路进行斩波控制。从软开关Buck电路的拓扑结构及实验等方面来分析,验证了该软开关电路不仅电压、电流应力小,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磁悬浮分子泵用Hartley涡流传感器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8年 第2期26卷 344-354页
作者:王坤 张利胜 陈少华 韩邦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191 北京市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9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2 
工业领域的磁悬浮分子泵用位移传感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外,还应具有高动态响应特性,同时其体积大小还影响着磁悬浮分子泵的抽速、真空度和压缩比。针对高真空磁悬浮分子泵,提出了一种基于Hartley原理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惯性稳定平台分体式POS安装方案设计与优化
收藏 引用
《现代制造工程2018年 第5期 125-132页
作者:朱军 周向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根据某型光谱成像仪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分体式POS安装方案,并对支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安装方案包括整体布局、POS安装方案、配重方案及支架优化4个部分。首先,根据载荷、POS及稳定平台结构特点和功能确定最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QCSI的高速无刷直流电机起动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微电机》2013年 第4期46卷 61-65页
作者:艾顺义 刘刚 何延昭 毛琨"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针对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准电流源型逆变器的起动方法。该方法使用准电流源型逆变器直接控制电机电枢绕组电流,从而避免了高速电机电枢绕组电感电阻值极小导致的绕组电流波动剧烈和起动电流大的问题。对此起动方法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用DGCMG的敏捷卫星姿态/角动量联合控制
收藏 引用
《电光与控制》2013年 第1期20卷 49-55页
作者:崔培玲 张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191 
研究了采用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Double Gimbaled Control Momentum Gyroscope,DGCMG)的敏捷卫星姿态/角动量联合控制问题,针对DGCMG的饱和奇异问题,提出了基于Lyapunov的姿态/角动量联合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采用两个平行构型DGCMG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火星探测器转移轨道的自主导航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2年 第8期42卷 936-948页
作者:吴伟仁 马辛 宁晓琳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北京10003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191 
本文针对转移轨道火星探测器对自主导航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行星和X射线脉冲星交互观测的自主导航方法,并结合工程任务对上述量测信息的获取方式和获取条件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独基于小行星或单独基于X射线脉冲星观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