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56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PLGA支架降解均匀性的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1年 第S01期36卷 474-474页
作者:朱鹏 王丽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是聚乳酸(PLA)和羟基乙酸(PGA)的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方式为体降解。体降解会带来一个降解不均匀的问题,容易出现某一连接位置快速降解断裂,其余分并未充分降解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实现对掌运动的柔性可穿戴康复手套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 第S01期39卷 669-669页
作者:杨鑫怡 刘鹏举 田山 王丽珍 樊瑜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目的拇指在手功能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掌运动对拇指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柔性穿戴手套多聚焦于手指的屈伸及收展运动,忽视了对掌运动对于手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为弥补康复手套在这一领域的空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柔性可穿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ECCO2R构型设计对血流动力学参数、CO_(2)清除效率及血栓风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 第S01期39卷 648-648页
作者:王辰露 陈增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100191 
目的探究体外二氧化碳清除装置(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2R)不同构型设计对血流动力学因素、CO_(2)传输及血栓风险的影响,指导ECCO2R的优化设计。方法基于现有ECCO2R临床设备建立不同构型设计的方形(i LA Membrane V...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损伤与康复生物力学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1年 第S01期36卷 9-9页
作者:王丽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航空航天、交通、体育运动乃至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体组织/器官损伤频繁、损伤率较高,但其损伤、修复/康复的评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植介入医疗器械或防护、康复装备设计均缺乏理论依据,其根本原因是复杂力学载荷下组织/器官损伤与修复之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血泵血液损伤评估,数模型构建和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 第S01期39卷 236-236页
作者:李远 陈增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100191 
目的探究血泵导致临床血栓和出血并发症同时或交替发生的原因,构建多指标血液损伤模型,指导血泵设计优化。方法通过体外血液损伤测试血泵对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基于血小板、凝血因子、止血蛋白和血液淤积等构建了一个用于评估血泵诱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按摩功能的智能康复手套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 第S01期39卷 271-271页
作者:周馨怡 刘鹏举 田山 王丽珍 樊瑜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目的目前,手康复设备通常采用屈伸及收展的策略进行手功能恢复训练,覆盖的手运动范围仅有80%,对于手曲张强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为了弥补针对手掌肌群量训练的空缺,本研究拟设计一种可穿戴气囊式固定轨迹按摩设备。气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主动脉腔内植入术后局硬化对颈动脉处血流动力学环境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1年 第S01期36卷 268-268页
作者:王静宜 樊瑜波 邓小燕 陈增胜 孙安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目的针对主动脉植介入器械造成血管顺应性降低的现象,研究主动脉局硬化对脉搏波传播反射过程的影响,并探究颈动脉分叉处血流动力学环境的改变,预测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可能性,为后期植介入器械的改进设计和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提供理论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主动调控药物递送的多功能诊疗一体可吸收柔性电极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 第S01期39卷 199-199页
作者:牛旭锋 樊瑜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目的构建具有主动调节药物递送功能的诊疗一体装置,用于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递送药物对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方法构建具有主动控制药物递送能的多功能药物递送装置,再对该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增加疾病诊断和监测功能,从而制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心脏泵血条件下人工心脏脉动和恒流模式对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器官灌注及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 第S01期39卷 54-54页
作者:孙康立 陈增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目的研究不同心脏泵血条件下人工心脏(LVAD)脉动和恒流模式对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器官血流灌注以及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指导临床对LVAD的选择。方法基于临床数据构建正常人体主动脉模型和植入LVAD后的主动脉模型,使用具有人体特异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纤维状水凝胶微颗粒的构建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24年 第S01期39卷 249-249页
作者:张冬蕊 沈钰 刘江悦 刘肖 樊瑜波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目的近年来,纤维状的水凝胶微颗粒在组织工程领域受到关注。封装细胞的纤维状水凝胶微颗粒不仅可作为体外三维组织和器官的构建单元,其几何形状还对微颗粒的注射性、装配性以及封装细胞的行为和功能产生影响。微流控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