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工程设计与工程设计教育的历史解读
收藏 引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 第1期62卷 38-44页
作者:雷庆 王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自上世纪70年代美英工程设计教育复兴,国外工程教育界对工程设计及工程设计教育予以了高度关注。我国学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针对美英工程设计教育的进展做了深入的系列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不同工程形态下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组织管理视域下我国研究生工程教育认证组织体系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 第3期64卷 157-161,200页
作者:黄瑶 马永红 王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构建我国研究生层次工程教育认证组织,促进教育与工程职业衔接,是提高研究生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从高等教育组织管理视域出发,基于开放系统理论,参考境内外工程教育管理认证组织设置的经验,设计囊括利益相关者的认证组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超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社会生态学院为例
收藏 引用
《高教探索》2014年 第6期 52-57页
作者:刘贤伟 马永红 马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随着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出现,超学科取向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整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而美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超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对超学科及有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课程视角看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收藏 引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 第5期59卷 152-156页
作者:雷庆 王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设计是工程的核心,设计能力被视为工程师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作为工程教育基本单元的课程对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具有直接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工程设计四个要素及工程设计能力要求和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以MIT机械工程系的课程为例,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
收藏 引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 第3期53卷 1-4页
作者:张海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张光斗,水利水电专家。1912年生于江苏常熟县鹿苑镇。1927年升入交通大学预科,1930~1934年在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35年赴美。1936年获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获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新技术的非预期事件与公众态度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软科学》1999年 第1期 99-101页
作者:郑晓齐 袁波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一、高新技术发展中的非预期事件高新技术从设计开发到最终应用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当高新技术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大挫折、引发非预期社会效应之时,社会公众对高新技术的认同、态度更会出现剧烈变化,进而间接影响、危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类型名称探析
收藏 引用
《高教探索》2009年 第6期 41-45页
作者:宋中英 雷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通过分析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的基本框架的演变和我国有关高等学校分类法的特点后认为,高等学校分类标准的设计应该以高等教育的职能为基本依据;高等学校分类类型名称宜借鉴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按照高校授予学位的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注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实践——美国“社区服务工程项目”评述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年 第3期36卷 57-63页
作者:雷庆 苑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191 
作为对工程实践性和服务学习理念的反应,美国普渡大学了创立了"社区服务工程项目",并在其他工科院校得到推广。目前,普渡大学是该项目的总部,共有22大学和学院加入其中。该项目具有与社区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大型和垂直一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欧盟“全球多维大学排名”体系的理念与实践
收藏 引用
《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 第7期36卷 69-74页
作者:王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191 
由欧盟开发的"全球多维大学排名"体系是一个在理念与应用方面都与以往的排名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大学排名体系。该排名在"多维评价"、"目标契合"和"用户导向"的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多维排名的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程教育应培养能造福人类的工程师——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人道主义工程”副修计划的启示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 第6期32卷 109-116页
作者:雷庆 胡文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191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人道主义工程"副修计划,旨在培养能在跨文化、跨地域等复杂环境下开展工程设计和工程服务的骨干人才。该计划重视培养工科生的服务精神、社会环境敏感性、社会责任感等"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