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9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生视频技术如何影响影视创作与审美接受——以皮尔士三元模型为框架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 第7期46卷 80-88页
作者:张蓝姗 方格格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中心 
文生视频大语言模型Sora带来了一个“泛视听”时代,也开启了影视领域人机协同的新质生产力实现路径。文生视频具有“失量化”再生产特征,具有持续、稳定、高质量的创作水平。作为一个开放的艺术文本,它有助于启发创意,降低视听创作、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革与重构:Sora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与挑战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24年 第4期 84-91页
作者:张蓝姗 徐瑷桐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中心 
文生视频工具Sora为影视创作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也给影视艺术创作带来多重机遇与挑战。生成式AI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际上对影视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ora生成的拟像化影像消弭了真实与虚拟的边界,创作者需保持对艺术真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器的人性化与人类的机器化——AI大模型时代影视艺术发展新范式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24年 第3期 86-92页
作者:张蓝姗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中心 
AI大模型支持多模态内容的生成与互转,已成为影视艺术创作的辅助工具。机器通过模仿学习人类思维,变得更“人性化”,而人类在创作思维等方面变得越来越“机器化”。人类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在于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和道德的尺度。在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隐式意图脑电解码的人机交互多任务建模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4年 第5期30卷 1668-1682页
作者:苗秀 侯文军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北京100876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交互技术与体验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6 
在短期内具有完全自主水平的机器智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人仍是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系统感觉并预测用户的意图,有助于实现人机之间自然动态地协同,提高人机系统安全和效率。然而,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充斥着大量模糊、隐蔽的隐式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场景视角下美国公共媒体平台化转型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年 第6期 94-97页
作者:蒋淑媛 戴怡安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日益广泛而深入。传统公共媒体亟须加快转型步伐,抢占线上受众注意力资源。本文从场景视角出发,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为例,分析其作为传统公共媒体的平台化转型历程以及为用户所构建的声音场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型公共场所全息地图信息交互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图学学报》2024年 第4期45卷 827-833页
作者:侯文军 郭雨阳 李桐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6 
全息技术具有独特的真三维显示能力,有助于提供生动准确的视觉感知和自然的交互体验,未来将在图像和信息演示相关方面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此外,随着地理信息发展与地图普适化应用,地图成为大众十分重要的工具。其中,大型公共场所全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亲密关系的乌托邦试验--青年群体虚拟偶像崇拜的文化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 第11期 4-12,69页
作者:刘胜枝 施丙容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 
虚拟偶像作为一种有着特定技术“偏向”和文化“偏向”的新媒介,催生了新的粉丝文化,承载着青年群体不同于现实的乌托邦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虚拟偶像顶流的A-SOUL,其起伏缠绕着资本方、中之人和粉丝等不同力量的共振和博弈,成为对这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向善中的“救命文档”共享型媒介的特征与启示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2022年 第9期 86-89页
作者:刘胜枝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 
在河南强暴雨事件中,“救命文档”刷屏并衍生为一场集体救援行动,展示了共享型媒介强大的社会介入功能。从发生原因上看,媒介可供性、网民的媒介技能和特定情境的耦合触发了此次媒介事件;从行动主体上看,共享型媒介的生产可供性吸引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时间压缩与空间折叠:网络微短剧的叙事嬗变和伦理审视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22年 第5期 67-72页
作者:蒋淑媛 王珏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作为时空交织、视听融合的综合艺术,与传统影视剧相比,网络微短剧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模式化和类型化的创作取向。本文以叙事话语和叙事空间为理论视角,从时间压缩和空间折叠两个维度出发,探究网络微短剧的叙事嬗变,进而从数字伦理的角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综艺节目的地域性表达:乡愁共振、记忆重构与仪式再造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23年 第11期 44-49页
作者:蒋淑媛 张沛毓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综艺节目具有保存和延续文化记忆的功能。一些综艺节目在精神向度上,以“乡愁”为母题,唤起了人们对地域的想象和情感共振;在视听呈现上,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意象书写、时空延展和场景复刻、代入式叙事等手段重构文化记忆;在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