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以位移为基础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墩柱抗震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 第4期14卷 42-46页
作者:弓俊青 朱晞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提出一种改进的以位移为基础的抗震设计方法 ;将结构位移和延性作为设计目标 ,用结构的弹性刚度作为等效刚度 ,在计及延性的非线性位移设计谱基础上进行钢筋混凝土墩柱的非线性抗震设计 ,设计过程不需要迭代 ,且能够实现期望的设计目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工程设计方案优选的模糊决策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00年 第2期30卷 30-32页
作者:刘建华 徐国彬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00044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针对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定性、定量两类目标,介绍了一种通过模糊行为的最大期望效用来进行方案优选的模糊决策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适用于较宽环境温度的粘弹性阻尼器
收藏 引用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 第1期25卷 23-25页
作者:刘保东 朱晞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环境温度是影响粘弹性材料耗能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每种粘弹性材料都有其最佳适用温度区间 ,超出此区间后其耗能能力非常有限 ,这一点限制了粘弹性阻尼器在更广的范围内应用 .把适用于不同温度区间的两种粘弹性材料复合使用 ,使粘弹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维表面模型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公路学报》1998年 第3期11卷 17-24页
作者:王福建 曾学贵 李方 邓学钧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 
通过分析三维表面模型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状况,指出了目前在应用上存在的困难及不足,由此进一步探讨了地表曲面与公路设计表面的三维表面模型建立方法以及模型拼合计算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于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多响应面法
收藏 引用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 第1期25卷 1-4页
作者:杨成永 张弥 白小亮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在分析单响应面法精度的影响因素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的多响应面法 .然后以两个因子功能函数为例 ,推导了多响应面的设计与估计公式 ,并通过算例比较了多响应面法与JC法、Monte Carlo法及单响应面法的计算精度 .结果表明多响应面法的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轨道结构上隔振垫层的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4期27卷 27-31页
作者:谷爱军 范俊杰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就轨道结构上的3个隔振垫层(钢轨垫、轨枕垫、道碴垫),用电—力类比导纳分析模型进行了传递力与功率流的计算分析,并就3个隔振垫层影响轨道隔振效果的参数(动刚度、损耗因子)、隔振效果从传递力和功率流的角度进行了计算及分析.3个隔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场地震的速度脉冲效应及简化冲击回归公式的检验
收藏 引用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1期27卷 36-39页
作者:邬鑫 朱晞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着重介绍了几次地震中出现的近场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并利用简化冲击模型来分析速度脉冲效应对地震动加速度、速度、位移的影响.另外,还用近场地震记录对简化冲击的回归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速度脉冲效应下,地震动峰值位移增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震作用下沉管地基砂土液化可能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4期27卷 32-35页
作者:王秀英 张弥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地震时饱和砂土的液化造成了许多建筑物的破坏,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南京上元门越江工程穿越Ⅶ度地震区,如果采用隧道方案,由于隧道洞身及洞底主要穿越粉细砂层,在地震作用下极易液化.针对上元门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地基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时间—空间变化的地震地面运动模拟
收藏 引用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 第1期24卷 19-22页
作者:倪永军 朱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采用谱表示法,按不同的场地特性参数,模拟生成平稳与非平稳的随机过程,考虑了地震地面运动的时间—空间变化,计算了不同场地的地震反应谱,并与铁路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比较,对不同的场地用反应谱法进行抗震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桥梁工程中几个力学问题的进展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1998年 第A1期15卷 39-47页
作者:陈英俊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本文以桥梁结构为背景,首先叙述力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的关系,然后从随机振动与结构可靠度理论出发,对交通荷载的作用,风荷载作用,地震的作用以及它们在设计上的应用,扼要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工程力学理论与桥梁设计从低级阶段向多学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