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红外双波叠层结构探测器微透镜阵列的设计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年 第8期48卷 103-107页
作者:徐正奎 李晓斌 乐丽珠 于振龙 何俊 王春兴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介绍了一种双波段红外探测器叠层结构微透镜阵列的设计,从实际光线角度进行建模,考虑微透镜加工线宽的要求,利用光学非成像理论的原理优化。并根据微透镜的衍射效率进行量化,分析了影响占空比因素的计算方法等,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说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见光拓展InP/InGaAs宽光谱红外探测器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年 第11期44卷 3177-3180页
作者:史衍丽 郭骞 李龙 邓功荣 杨绍培 范明国 刘文波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3 
由于标准InP/In0.53Ga0.47As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波段为0.87~1.7μm,在高性能夜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为了进一步利用夜天光在可见光区间的辐射能量,需要将InP/In0.53Ga0.47As短波探测器的光谱响应拓展到可见光,从而实现包含可见光和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片式10~×中波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和分析
收藏 引用
《红外技术》2019年 第9期41卷 824-830页
作者:徐正奎 于振龙 王春兴 乐丽珠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介绍了用于像素阵列为640×512、像元尺寸为17.m×17.m的红外中波制冷探测器的四片式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用相同的4片透镜实现性能最优的系统(像元尺寸小)。光学系统采用轴向移动一片透镜实现两视场的切换,F/#为3,宽视场(WF...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见光/微光与红外平行光路融合物镜设计
收藏 引用
《红外技术》2020年 第1期42卷 46-53页
作者:孙爱平 杨绍明 郭亮 龚杨云 余海红 曾邦泽 赵德利 王京云 李泽民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现有所发布的大多数文献着重于图像融合算法的分析研究,很少有文献对采集融合图像的光学系统做出相应论述。本文根据手持融合观察镜的特点,对可见光/微光与长波红外图像融合、平行光路布局型式的融合物镜光学系统进行设计及分析。首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子束辅助沉积(IAD)镀制抗电磁干扰与减反射复合薄膜
收藏 引用
《光学技术》2014年 第1期40卷 75-78页
作者:杨伟声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650223 
在K9玻璃基底上将两种物理性能完全不同的薄膜形成组合膜系层,实现了抗电磁干扰、高透光的效果。技术指标为:在400nm-1100nm宽波段范围平均透光率不低于90%;为达到良好的抗电磁干扰屏蔽效果,抗电磁屏蔽其方块电阻值为4±0.5Ω/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拼接盲区的图像拼接光学布局及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红外技术》2020年 第5期42卷 456-460页
作者:孙爱平 雷旭峰 李泽民 杨绍明 余海虹 康丽珠 龚杨云 汪陈跃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3 
现有的图像拼接系统具有拼接盲区的缺陷,对于监控系统会造成观察盲区,形成信息缺失,对监控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为了消除图像拼接系统的拼接盲区,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拼接盲区的图像拼接布局型式。首先,对具有拼接盲区的图像拼接布局型式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外双色三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红外技术》2014年 第7期36卷 549-555页
作者:贾星蕊 李训牛 曹易辉 宁显慧 周春芬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3 
从分析红外材料在双波段上的色散特性出发,设计了一款共光路红外中、长波三视场光学系统。系统采用二次成像方式,满足100%冷光阑效率,在两个波段内同时完成了系统各视场的像差校正。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在4~5μm中波红外波段及8~9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孔径、大视场辅助驾驶仪红外镜头无热化设计
收藏 引用
《红外技术》2013年 第10期35卷 617-622页
作者:孙爱平 龚杨云 陈忠 安长亮 皮冬明 铁筱滢 杨毕春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3 
论述了无热化设计的种类和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使用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方案,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8~12 m、焦距f=16.5 mm、F#=0.8、视场为36.5×27.8的大孔径、大视场辅助驾驶无热化红外镜头。此镜头体积小、重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手持观察镜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红外技术》2013年 第11期35卷 712-717,736页
作者:孙爱平 龚杨云 朱尤攀 余海虹 黎小琳 罗琳 胡德超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3 
针对微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手持观察镜展开论述。首先对比分离窗口布局与共用窗口布局的优劣,针对本文所设计的手持观察镜,选择共用窗口布局;其次分析折反射系统的特点,选择折反射与透射组合的图像融合光学型式;第三依据相应指标,对图像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外图像校正与增强技术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红外技术》2017年 第6期39卷 481-488页
作者:张宝辉 姚立斌 张巍伟 陈莹妍 王润宇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研发中心江苏南京211106 
非均匀校正和视觉增强是红外图像处理的关键性技术,其主要是为了解决红外系统在光学、焦平面、读出电路等设计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在非均匀校正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校正技术和去除"鬼影"现象的发展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