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数据治理:高等教育治理工具转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化教育2018年 第12期 39-45页
作者:刘金松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200062 
高等教育治理面临的更为复杂的治理境遇、"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叠加提供的技术基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共同驱动高等教育治理向数据治理工具转型。高等教育数据治理意味着整体性的治理、基于证据的治理和预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上下互动”的教育政策执行——以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为例
收藏 引用
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 第10期36卷 8-13页
作者:刘皛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200062 
教育政策是政府进行教育治理的核心工具,我国传统上的教育治理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来实现,这需要建立在对政策成本与收益进行科学评估和理性预测的基础上。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虽然延续了"自上而下"的政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ISA之问:谁为残疾学生代言?
收藏 引用
《外国教育研究2020年 第5期47卷 42-59页
作者:贾利帅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200062 
在国际全纳教育思潮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被安置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这其中残疾学生参与国际大型教育测试比例较低的问题逐渐引起各方关注。通过对相关官方报告的考察,可以发现PISA中残疾学生参与比例较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测试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资优教育国际比较及启示
收藏 引用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年 第4期 19-29页
作者:李翠翠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高度重视资优教育,并通过制度保障和教学实践全面推进资优教育发展,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四方合作的资优教育发展体系。与此同时也面临着顶层设计缺乏统一指导、资优教育发展资金短缺、资优生培养机制尚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高考选考科目计分问题与政策调适
收藏 引用
《复旦教育论坛》2018年 第6期16卷 89-95页
作者:王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200062 
2014年以来,新高考已在全国6个省(市)展开试点。政策分析发现,多数试点地区的选考科目计分政策设计不能适应考生群体结构的变化。在"总分录取"的招生政策下,统考科目与选考科目成绩直接相加的科学性值得反思。考试可比性的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基础教育公平:回顾与前瞻——基于1979-2016年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文本分析
收藏 引用
教育科学》2017年 第4期33卷 24-31页
作者:曹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200062 
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工具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对我国1979—2016年间的357份政策文本进行文本计量及内容分析,发现政策体系演变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政策主题呈现"公平内涵丰富"并追求"差异而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未来属于拥有新思维能力的人
收藏 引用
《人民教育2016年 第22期 42-46页
作者:郅庭瑾 蒿楠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未来需要的是更感性,更富创意的右脑人,而不是理性的左脑人”,真是如此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际视野下一流大学弹性退休制度的核心要素--基于五所英美高校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比较教育研究2020年 第4期42卷 3-9页
作者:金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200062 
弹性退休是国际上多数高校应对教师队伍老龄化的主要措施,但由于社会背景、大学传统和学校具体情况的不同,大学形成了多样化的退休制度设计和富有启发的实践方式。基于麻省理工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五所世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省级政府执行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的政策偏差与矫正--以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理论为视角
收藏 引用
《职教论坛》2021年 第1期37卷 79-87页
作者:姜蓓佳 皇甫林晓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以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理论为视角,对30个省区市的高职分类考试改革展开分析,发现:政策本身方面,政策对齐现象严重,政策制定的技术规范有待提升;执行主体存在功能性和基本能力建设的缺失;目标群体对政策认同度与满意度仍有上升空间;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本土知识融入研究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2018年 第3期47卷 65-74页
作者:侯鹏生 李庭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青岛大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本土知识是一种具有明显的生活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知识形态。本土知识和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纵向来看,本土知识是传统文化的历史基础;横向来看,本土知识是传统文化的现实主体。现阶段我国本土知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存在一定缺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