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
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型光控药物设计及光药理学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25年 第1期41卷 108-118页
作者:戴竞红 张志伟 张隽佶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光敏化学产品工程中心上海200237 
光控药物可以实现对药物活性的高时空分辨调控,提升药物选择性,在疾病精准治疗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基于传统光开关染料的光控药物往往受限于光调控-药物活性难以协同、生理环境毒性大、稳定性差等瓶颈,难以满足活体应用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几种含二茂铁基染料的合成
收藏 引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 第2期26卷 180-182页
作者:王朝晖 陈孔常 田禾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上海200237 
设计合成了 5个含二茂铁基的萘酰亚胺类、蒽醌类、偶氮类染料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对合成进行了讨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烯桥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体系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16年 第7期28卷 975-992页
作者:朱世琴 李文龙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200237 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上海200237 
光致变色材料在一定的波长和强度的光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开闭环等变化,从而导致其对光的吸收峰(即颜色)的相应改变,且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光致变色体系在光照前后的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吸收、荧光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可广泛应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禁用染料的代用品研究 I.H-酸偶氮染料的合成
收藏 引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 第6期23卷 715-719,730页
作者:陈恩治 朱为宏 陈孔常 田禾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 
为了研究光降解产物及机理,筛选不含产生致癌物、具有优异的日晒和湿处理牢度的代用偶氮染料,设计并合成了21种H-酸偶氮染料,以1H-NMR和紫外可见光谱对染料结构进行了表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三发色团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化合物的合成
收藏 引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 第2期25卷 170-173页
作者:朱泾渭 苏建华 陈孔常 田禾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 
依据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wistedIntramolecularChargeTransfer,TICT)态的相关理论,设计并合成了6个带1,8-萘酰亚胺结构的新化合物。它们都将3个发色团以NN键连接起来,具有相当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支持向量回归方法预报偶氮染料最大吸收波长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04年 第7期62卷 649-656页
作者:赵慧 陆文聪 宋海峰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上海200436 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上海200237 
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偶氮染料的owfp p值 (ZINDO/S方法中用来调整分子中∏轨道重叠程度的权重因子 )与其分子结构参数间的定量关系 ,用留一法预报了该类染料的owfp p值 ,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为 4 8% .利用Hyperchem软件计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发色团染料分子内能量传递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 第5期28卷 449-460页
作者:杨松杰 田禾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上海200237 
本文综述近几年多发色团染料分子内能量传递领域的研究概况 ,重点介绍了分子内能量传递对组装型多发色团有机染料光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设计、合成一个发色团可充当内部光稳定剂的多发色团染料是提高染料光稳定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苯并吡喃腈的激活型半胱氨酸荧光探针
收藏 引用
《应用化学》2016年 第4期33卷 397-405页
作者:杨婷婷 郭志前 邵安东 赵平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上海200237 
设计并合成了基于苯并吡喃腈为母体单元的近红外激活型荧光探针(E)-2-(苯并吡喃腈基)乙烯基-5-(二乙氨基)丙烯酸苯酯(DCM-AC),其结构中的丙烯酰酯键作为氨基酸激活反应的响应基团。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分子DCM-AC对半胱氨酸具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H和温度敏感型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应用化学》2018年 第4期35卷 401-409页
作者:陈帆 郭志前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上海200237 
以萘酰亚胺(NI)、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原料,通过可逆加成断裂自由基聚合(RAFT)方法,设计合成了具有p H响应和温度敏感的聚合物荧光探针Poly(POSS-NINIPAM)。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荧光发射光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辛氧基苯基取代的吡啶并[3,4-b]吡嗪染料的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15年 第3期73卷 272-280页
作者:张晓瑜 应伟江 武文俊 李晶 花建丽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与制备实验室和精细化工研究所上海200237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把吡啶并吡嗪核上的甲氧基苯换成辛氧基苯,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三苯胺为给体、辛氧基苯取代的吡啶并[3,4-b]吡嗪为辅助受体、噻吩(呋喃、苯)为π-链、氰基乙酸为受体的新型染料敏化剂(OPP-I^III).对OPP-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