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植物学实验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探索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年 第2期44卷 178-182,208页
作者:李兵 罗佳雨 胡原 田志夕 刘安玲 曾嘉慧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高校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430079 
为解决野生兰科植物不能采集、野生生境难以到达、传粉过程不便观察的教学问题,利用“兰科植物传粉与保护虚拟仿真实验”国家一流课程、数字切片、MOOC等数字化资源,以“珍稀兰科植物濒危原因探究”为教学任务,设计植物学实验教学数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形成及器官发生的效应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 第1期31卷 77-82页
作者:周吉源 戴均贵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以华黄芪(AstragaluschinensisL.)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NAA、2,4-D、6-BA、KT等单因子试验和不同比值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组合试验,探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 第12期 49-51页
作者:崔鸿 刘建清 余潇 赵坤兰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面向生物专业师范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混合式学习设计进行了介绍,并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 第1期 80-81页
作者:宋智勇 涂敏 崔鸿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本文将实验初步分为四种类型:基础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实验,并针对四种实验的教学模式及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设想与思考。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渗透"科学探究"元素;在评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罗氏沼虾四倍体诱导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水生生物学报》2005年 第5期29卷 538-543页
作者:张天澍 杨晓菁 邹中菊 朱朝兵 王玉凤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对罗氏沼虾卵子极体排出时间和第一次卵裂时间进行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热休克和细胞松弛素 B(C,B)两种诱导方法成功诱导出了罗氏沼虾四倍体。石蜡切片显示,当罗氏沼虾卵子完全成熟时,第一极体已经 排出。第二极体排出的时间约在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农药人工抗原合成方法的设计与优选
收藏 引用
《农药》2008年 第1期47卷 10-14页
作者:贲亚琍 朱德锐 刘德立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农药人工抗原的合成直接影响后期制备抗体的质量,对于建立农药分子特异、灵敏的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关键性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农药人工抗原合成过程中的农药分子半抗原的设计原则、合成方法,人工抗原的设计、优选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一品红组织培养中器官分化的效应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 第2期36卷 225-228页
作者:焦海华 周吉源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以一品红 (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幼茎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 ,以 MS为基本培养基 ,设计不同浓度的 ZT,6-BA,NAA,IBA,IAA,2 ,4-D等单因子和不同比值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组合实验 ,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组合对一品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粪便取样对亚洲黑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全长序列分析
收藏 引用
《遗传》2006年 第6期28卷 665-671页
作者:张志敏 王慧娟 刘中来 熊国梅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实验室武汉430079 
沿用本室改进的粪便提取方法,参照马来熊BDN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首次从亚洲黑熊粪便DNA中扩增和克隆到包含完整核BDNF基因的753 bp片段,以毛发作阳性对照并进行重复实验,获得稳定一致结果。序列分析表明,亚洲黑熊的BDNF基因非常保守,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甜菜夜蛾多核壳型核型多角体病毒vp3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英文)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 第2期35卷 214-218页
作者:段媛媛 杨成丽 刘德立 范文韬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97 
参照苜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Ac MNPV)衣壳蛋白基因 vp3 9的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约 1 .3 kb片段。通过将该片段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 8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 p ET-Se3 9.以 p ET-Se3 9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例析“角色扮演法”在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运用
收藏 引用
《生物学教学》2016年 第7期41卷 15-16页
作者:李巧灵 崔鸿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本文运用“角色扮演法”,对“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科学史进行了教学设计与评析,并根据科学史相关内容的编写特点进行了探讨,指出适合运用“角色扮演法”的相关内容,以期丰富生物学课堂中科学史的教学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