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MoC纳米晶/掺氮多孔碳的结构调控及在锂硫电池中的性能优化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2025年 第6期39卷 1-6页
作者:张怿炜 胡仁宗 欧阳柳章 刘军 杨黎春 朱敏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多硫化物(LiPSs)的穿梭效应和迟缓的氧化还原动力学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发展。鉴于此,本工作制备了一种负载于掺氮多孔碳(NPC)基体上的超细α-MoC纳米晶材料MoC/NPC,并通过调控碳源和钼源比例优化了碳对MoC纳米晶的限域作用。适当的M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性能锂金属电池负极结构设计及界面强化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2022年 第16期36卷 188-198页
作者:姚诗言 曾立艳 刘军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1 
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二次电池,绝大多数以理论比容量较低的石墨(372 m Ah/g)为负极,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电池储能性能的要求。金属锂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 860 m Ah/g)和最低的还原电势(-3.04 V,相比于氢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周期结构Mg_(94)Cu_4Y_2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和组织转变
收藏 引用
材料研究学报》2016年 第4期30卷 248-254页
作者:刘江文 邹长城 王辉 欧阳柳章 曾美琴 朱敏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设计并制备含有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LPSO)的Mg_(94)Cu_4Y_2储氢合金,研究了合金在吸放氢过程中组织的转变机制以及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g_(94)Cu_4Y_2合金主要由Mg、Mg2Cu和高度固溶Cu、Y元素的含18R及14H型的LPSO组成。LPSO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温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2023年 第17期37卷 1-15页
作者:于贺川 熊兴宇 胡仁宗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1 
环境污染与温效应的日益严重促进了清洁二次能源的发展与利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等特性的锂离子电池成为最佳的储能载体。但当温度低于0℃时,传统石墨负极难嵌锂,电池性能急剧恶化,且低温充电时易析锂引发安全问题。为了满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硫化钼析氢电催化剂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21年 第8期33卷 1270-1279页
作者:任艳梅 王家骏 王平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1 
电解水与一次可再生能源耦合,可同时提供洁净制氢方式与先进的能源转化技术,有望在未来清洁能源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关键在于研发高活性、低成本的析氢/析氧电催化材料。二硫化钼(MoS_(2))是颇具代表性的非贵金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比能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液的设计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3年 第5期44卷 273-286页
作者:孙昭宇 赵经纬 刘军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760 
自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问世后,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生活与生产需求.锂离子电池作为商业储能设备市场的主要占有者,正朝着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久的使用寿命以及更高的安全性能等方向发展.虽然通过提高锂离子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钠离子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无机盐工业》2023年 第10期55卷 1-12,69页
作者:彭晨熹 刘军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1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是目前最具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因其理论容量较高且易于合成受到了广泛关注。旨在综述钠离子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概述了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结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不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铁锗合金负极的限域封装及锂离子存储性能
收藏 引用
《无机盐工业》2022年 第4期54卷 88-93页
作者:李方坤 王心怡 许希军 巫艺文 杨焱 刘军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1 
锂离子电池商用负极石墨由于低的理论比容量(372 mA·h/g)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需求。锗负极材料凭借更高的理论比容量(约为1600 mA·h/g)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但锗基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体积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薄膜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13年 第31期58卷 3140-3156页
作者:胡仁宗 杨黎春 朱敏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储能材料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直接将活性物质沉积于集流体上形成的薄膜负极材料对电极性能的改善和新材料体系的探索,以及薄膜锂离子微电池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十几年来锂离子电池薄膜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与评述,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着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调制结构的三元与二元镁基储氢合金
收藏 引用
《电子显微学报》2020年 第5期39卷 550-557页
作者:刘江文 吴海燕 符译元 邹长城 王辉 欧阳柳章 曾美琴 朱敏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镁基材料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低成本高容量可逆储氢材料。为改善氢化镁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本文提出了利用调制结构中的晶内特殊有序结构与成分分布特性来调控镁基材料的储氢热力学和动力学。设计并制备了含有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LPS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