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对测试环境和测试装置的模拟在研发、测试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厂站自动化系统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的、分层分布式的结构特征以及未来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的发展趋势,使得研发一种通用模拟装置成为可能。文中介绍了一种通用模拟系统——SimRTU系统,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其所具有的通用、便携、易于升级和可裁减的特征。
摘要:描述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无风扇、无硬盘、高可靠性通信管理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设计。使用高性能、低功耗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选择裁减的Linux,通过合理的分层分布软件设计达到长期稳定运行的要求。国内正在对IEC61850体系进行研究和应用,该系统也提供对它的支持。
摘要:根据作者所开发的保护整定调试软件的特点,具体阐述了COM在其中的应用,包括OLE(ObjectLink ingandEmbedding)包容器、ActiveX控件、可连接对象机制、结构化存储、统一数据传输、基于COM客户端 /服务器模式的数据接口、ADO(ActiveXDataObject)接口操作数据库等。在保护调试软件中采用COM技术进行设计开发,具有复用性好、性能稳定、运行高效等诸多优越性,非常有利于版本升级和功能扩展。
摘要:与现有的其他各种对时方法相比,网络对时具有简单、经济、高效的优点。文中从改造计算机系统时钟、获取即时时间偏差、计算时钟频率漂移、软件实现技巧4个方面出发,给出了一个高效的主要基于网络时间协议(NTP)的时钟同步软件设计和实现过程。在某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厂内局域网和因特网上的试验表明,该软件能达到较高的对时精度。
摘要:完整的电能质量采集数据是提出电能质量有效控制措施的基础,也是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前提。对当前电能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测仪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依据电能质量相关国家标准,提出电能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案,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分析及终端应用三部分,并介绍了各部分构成。最后描述了电能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功能。
摘要:***/IEEEC37.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编号。国外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图中,一般采用标准的功能号来清晰标示对象。这些编号在ANSI/IEEE Standard C37.2中定义了装置及其功能,并给出了标准的功能编号,应用于工程图倒、流程图、操作过程及其它应用书籍中。采用标准功能编号,每个继电器或继电保护装置可细分为一系列功能,方便设计、制造及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简洁易懂,国外广泛采用了这种功能编号标准。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DSP芯片的煤矿井下高压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并对其硬件系统、保护软件的可靠性设计以及保护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场应用证明该装置功能完善、运行可靠。
摘要:基于厂站级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在变电站通信网络与自动化系统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C/S模式的厂站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方案 ,对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和录波装置可进行联网、信息集成与远传。主要该系统的结构功能作了简要的介绍 ,还对各模块的实现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此方案遵循IEC10 3标准 ,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和数据库设计方法 ,按照数据和应用分离的原则 ,充分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和通用性 ,使得可视化的保护设备和数据有机的集合在一起 ,让用户直观方便地使用和处理数据。
摘要:针对电力系统对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要求,以可编程逻辑设计思想设计了多种固定的备自投实现方式和几种可由用户自己定义的备自投方式。其独到的二次开发功能,满足了一些特殊的现场需求,为用户提供了方便,也避免了软件开发人员需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而不断改写程序的状况。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微机型故障录波系统,其设计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高速运算能力和丰富的外围电路。在简述其结构的基础上,对故障录波系统的频率跟踪技术、同步技术以及以太网通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系统的录波原理和起动算法。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