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大学·中文系"
795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6年 第8期 13-21页
作者:王杰南京大学中文系 
在审美与意识形态问题上,尽管马克思提出了问题,但他并没有进行统的论述和表达。自卢卡契以来,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文艺形象和审美经验的矛盾叠合性与复杂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和理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苏短篇小说五十年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2001年 第2期 181-185页
作者:董健南京大学中文系 
本文以江苏建国后50年的短篇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化背景,梳理发展趋势,评估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溯流派、明正变、指瑕瑜、辨盛衰,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有益于短篇小说创作与批评的健康发展,并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文学中的“父亲”形象探析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 第4期 84-88页
作者:贺仲明南京大学中文系 
父亲——这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远非只是血缘亲属而是深富文化意义的形象,在五四新文学中有着复杂的艺术表现。本文拟就五四文学中“父亲”形象的表现问题,作一简略的探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战戏剧思潮的形态观念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8年 第4期14卷 27-34页
作者:李江南京大学中文系 
本文以生态学意义的形态概念考察抗战戏剧思潮的艺术追求,认为抗战初期戏剧家更注重以生活形态直接制约戏剧形态;中后期剧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突出了剧作家对生活形态的选择和处理能力,但仍然没有动摇生活形态为第一性的地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薮》中的神韵论
收藏 引用
《求索》2008年 第4期 180-182页
作者:周效柱南京大学中文系 
胡应麟在《诗薮》中倡言以神韵论诗,多侧面展示"神韵"所表征的诗学审美旨趣,已基本形成神韵说的思想,认为诗之神韵宜以格调为基,而格调应以神韵为归,注重于对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的把握,在我国古代神韵理论的发展中,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思镜子文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 第8期30卷 68-72页
作者:梁庆标南京大学中文系 
镜子自发明以来,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功用也越来越多,这一点毋庸赘言。可以说,“镜子的用处已经融人到了宗教、民俗、文学、艺术、魔术和科学之中。”戢对镜子文化的留心,始于杨正润先生的文章《玻璃镜、透镜与文学》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异国情调缘何屡试不爽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2年 第4期 105-106页
作者:艾秀梅南京大学中文系 
几年前,王一川先生曾经指出,以张艺谋作品为代表的一些中国电影在西方的获奖乃是西方的东方主义策略的胜利,是以异国情调媚悦西方霸权的结果,论见之深刻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反响.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距离: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思考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 第4期 78-85页
作者:杨向荣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现代主义有一个特点:强调艺术对生活的背离或追求艺术与生活的一种距离。通过从文化艺术学的角度来剖析这一现象,笔者提出,这种现象根源于现代文化的一种内在悲剧,而现代艺术的“距离”策略也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审美的乌托邦,它也是现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典的背后——再论《茶馆》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3年 第4期 70-73页
作者:林婷南京大学中文系 
五六十年代的话剧作品如今绝大部分已经不能再演、不堪再读,只有是个例外.1957年创作至今,经历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两班人马的5次排演,其间除了非正常年代的政治因素干扰外,观众对的热情有增无减,它因此成为经典荒芜年代遗留下来的惟一奇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的词条(四)
收藏 引用
《钟山》2017年 第4期 74-85页
作者:张羊羊南京大学中文系 
我很沮丧,竟然找不到一张和外婆的合影。我无法领回全世界唯一的外婆,搂着她拍一张相片了,让微笑挨紧微笑。使用了摄影艺术二十多年,我粗心得没有给过她一个镜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