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大学国际学院"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供给—需求冲击与北约防务结构重组——解释北约成员国军事投入的重心转移
收藏 引用
《欧洲研究》2025年 第1期43卷 75-111,I0004页
作者:曾庆鸣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冷战期间,北约集团依赖于在欧洲部署大规模常规部队以维持与华约集团的战略平衡。2024年俄乌冲突的重大升级,重新将大规模欧洲常规地面战争带回北约视野。近十年来,北约总体军费规模持续扩张,相较于常规部队与作战人员投入,北约成员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WWW首站页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1998年 第3期24卷 10-12页
作者:吴保平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南京210093 
Internet上的各部门、各行业的HomePage不仅是其形象的体现,更是其与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要制作优秀的HomePage,就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文中将阐明HomePage的设计规则及其实现手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美学困局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2017年 第6期 158-168页
作者:潘知常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伪命题,真正存在并值得讨论的是"日常生活非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究其实质,只是一种审美与艺术的自我放逐。它以逃向日常生活的方式重返日常生活,不但没有解决美学所面对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外消费者行为研究──多特性态度模式分析
收藏 引用
《消费经济》1995年 第2期11卷 30-33,29页
作者:赵曙明 戴红云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国外消费者行为研究──多特性态度模式分析赵曙明,戴红云在营销活动中,消费者的产品态度即品牌偏好对其可能采取的行动影响巨大。在决定买哪种牌号的产品或决定去哪个商店购买时,消费者总是选择自己偏爱的品牌和商店。研究消费者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管理发展新趋势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年 第2期32卷 24-30页
作者:陈传明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8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手段的广泛应用,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主要变化。主要表现在:①从管理科学转向管理艺术;②从硬管理转向软管理;③从“手段人”转向“目的人”;④从强调个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1999年 第12期 64-69页
作者:刘志彪 王国生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本文认为:在美国一流大学经济学教育中,其教学设计思想有许多独到之处,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与低调性、教学管理的规则性与选择性、教学方法的自主性与创新性、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应用性、教学手段的网络化与电子化等方面。脱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方文化在贸易中的冲突和交融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1999年 第2期 97-99页
作者:臧新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国际贸易与文化存在着深层的关联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与劳务的交换,在凝聚着不同民族文化内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往中,贸易直接、间接地充当着文化传播的媒介。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注意力管理:对广告业使命的重新审视——广告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 第5期 203-208页
作者:郑丽勇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博士生210093 
注意力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而企业对注意力资源的需求却不断地增长,注意力资源成为现代社会一种稀缺的资源。注意力资源是昂贵的,这使注意力资源的专业管理服务成为需要,广告业为企业提供的各项广告专业服务本质上是为了提高注意力的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京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其战略定位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2011年 第3期 27-31页
作者:翟冬平 张为付 周长富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南京210046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 
本文根据南京都市圈的经济背景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深入分析了南京都市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南京都市圈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提出南京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应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自发地理信息平台的城市意象研究——以北京老城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25年 第1期22卷 1-5页
作者:胡晓敏 林戈 赵倩羽 韦婷娜 李玥 刘祎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城市意象是公众感知城市环境后形成的集体记忆,针对老城城市意象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公众对城市空间的感知,进而指导城市历史景观的更新与保护。文章以北京老城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自发地理信息平台采集公众对于历史空间的认知数据。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