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大學文學院"
1,5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活力之物”:当代剧场场景学中的新物质主义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4年 第1期 101-112,F0003页
作者:陈恬南京大学文学院 
当代剧场的“场景学转向”打破了将表演与布景二分的传统观念,场景设计不再仅仅为表演提供一个静态自足的背景,而成为戏剧事件的有机构成,其中又出现了一种通向新物质主义和后人类中心的新趋向。在代表性设计师卡特琳·布拉克、菲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存在”与“行动”——论古典戏曲情节艺术与现代戏曲情节艺术的区别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24年 第3期 1-11页
作者:吕效平南京大学文学院 
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刊载的论文《论传统戏曲与传奇的手卷式结构》描述了现代戏曲的“情节整一性”与古典戏曲“手卷式结构”的差异,但不认为这种差异具有“现代性”与否的意义。本文认为现代戏曲与古典戏曲情节艺术更本质的差异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面镜头:艺术越界、政治实践与视觉触摸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24年 第2期 127-135页
作者:杨佳凝南京大学文学院 
电影中让角色直接面向观众的“直面镜头”,在拍摄实践和理论话语中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对应不同时期“看”的方式与权力的变化。从“可看”到“不可看”,对应叙事电影规则的逐步建立和好莱坞语法对世界电影的统摄;从“不可看”到“可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健吾的话剧演剧实践与演剧思想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24年 第2期 177-188页
作者:洪宏南京大学文学院 
学术界重视研究李健吾的戏剧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研究及翻译等问题,但明显忽视对于他的话剧演剧实践和演剧思想的系统考察。李健吾有着丰富的演剧实践;他的以人性呈现为基点的诗化写实演剧观,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独具一格;他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手艺人闲话与钥匙孔里的智慧——从余华《巴黎评论》“作家访谈”说起
收藏 引用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4年 第2期 59-67页
作者:叶子南京大学文学院 
《巴黎评论》不久将出一期介绍中国文学的专号。何时问世,尚不得而知,因为主编人乔治·普林姆顿出外度假去了。--董鼎山,一九八二年四月十日于纽约1最近,余华成为美国文学季刊《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作家访谈”(“Interv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戏剧到电影:布莱希特的电影实践、理论与影响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24年 第1期 23-34,50页
作者:杨佳凝南京大学文学院 
相比戏剧经历,布莱希特的电影实践和理论在中文学术界被严重低估。布莱希特一生参与并计划的电影项目多达五十余个,陆续公开后获得电影史的价值追认;布莱希特戏剧与电影实践联系密切,多个戏剧作品改编为电影,电影经历也影响其戏剧创作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身体嗅闻到的一切”:论电影的嗅觉维度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 第4期 46-55页
作者:杨佳凝南京大学文学院 
文化史的气味和嗅觉书写经历了“有味―除味―重新有味”的过程,在“感官转向”中,气味和嗅觉以情节参与、物理介入和视听联觉三种方式参与电影。“气味电影”以气味和嗅觉作为主要情节要素,将之作为情节贯连、欲望书写、自我建构的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昆曲伴奏问题刍议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24年 第3期 35-45页
作者:陈天祐南京大学文学院 
“合曲必用箫管”是魏良辅改良昆曲时订下的规则并延续至今。具体伴奏方法是器乐与人声同音并行,乐队的编制较为自由,可繁可简。箫管合曲在教学引声、偕律定调方面极有优势,但也会导致拖扯唱者、反客为主的现象出现。因此明清两代或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评三个《阿Q正传》话剧本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4年 第2期 108-122页
作者:顾文勋南京大学文学院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发表后的100年里,根据这部享誉世界的经典名篇改编的戏剧至少有41部,除掉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几部颠覆性展现鲁迅原著的后现代戏剧,其余的全属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中在中国戏剧文学史上影响最大并且都经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南戏《牧羊记》的昆曲化演进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24年 第4期 155-169页
作者:孙书磊南京大学文学院 
南戏《牧羊记》现存较完整的版本是清咸丰八年(1858)宝善堂本,其底本的形成至迟在明初,底本内容的原创则在元末《琵琶记》创作之前。宝善堂本杂元代原创、明初改编和明清昆曲演出的诸多信息。通过对南戏《牧羊记》现存文献流变的考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