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7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识别Cu^(2+)的中氮茚衍生物荧光探针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2012年 第14期43卷 1822-1824页
作者:韩巧荣 江玉亮 王炳祥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7 
合成了荧光性能良好的中氮茚化合物5,用IR、1 H NMR等手段表征其结构;研究各种金属离子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能显著地猝灭其荧光,而余者则几无影响;其紫外吸收峰值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二者存在着化学反应。此化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子液体型多金属氧酸盐[PyPS]nH(3-n)PW(12)O(40)·xH2O的合成及其对水溶液中染料的光催化脱色作用
收藏 引用
《应用化学2013年 第3期30卷 310-315页
作者:李园园 杨春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以吡啶、丙磺酸内酯和钨磷酸为原料,合成了离子液体型多金属氧酸盐(POM-IL)化合物[PyPS]nH3-nPW12O40·xH2O(n=1,2,3),用FT-IR、UV-Vis、1H 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POM-IL化合物仍保持相应钨磷酸的Keggin结构,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5-二芳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2-吡唑啉的合成及氟离子荧光探针行为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 第11期31卷 2201-2205页
作者:吴婧 徐助雄 王炳祥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7 
设计合成了8个1,5-二芳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2-吡唑啉化合物4a~4h.它们的结构经由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对氟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发现化合物4a,4c和4d均可选择性地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吡咯并[2,1,5-cd]中氮茚酰腙衍生物的合成及Cu^(2+)荧光探针行为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 第3期33卷 492-495页
作者:杨安博 王炳祥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设计合成了吡咯并[2,1,5-cd]中氮茚酰腙衍生物6.测试了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铜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6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对于铜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的合成及Cu^(2+)荧光探针行为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 第10期32卷 2306-2310页
作者:杨安博 吴婧 徐助雄 王炳祥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设计合成了6个1-乙酰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5-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4a~4f.测试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铜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4f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对于铜离子有着较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DCC修饰的吡咯并[2,1-a]异喹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氟离子探针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2011年 第10期42卷 1799-1801,1805页
作者:刘磊 韩巧荣 江玉亮 王炳祥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7 临沂大学实验中心山东临沂276000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吡咯并[2,1-a]异喹啉化合物4,经核磁、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溶剂效应对其紫外和荧光光谱的影响。通过研究多种金属阳离子及卤素阴离子对该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能使其荧光显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石墨烯-钙钛矿量子点场效应晶体管的光电探测器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8年 第11期67卷 270-277页
作者:郑加金 王雅如 余柯涵 徐翔星 盛雪曦 胡二涛 韦玮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南京210023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19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以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作为导电沟道材料,将其与无机CsPbI_3钙钛矿量子点结合,设计并制备了石墨烯-钙钛矿量子点场效应晶体管光电探测器.研究和分析了石墨烯作为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学特性及其与钙钛矿量子点结合作为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N-中氮茚甲酰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作为pH值探针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功能材料2012年 第12期43卷 1513-1515页
作者:韩巧荣 刘磊 江玉亮 王炳祥江苏省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设计、合成了N-中氮茚甲酰脲衍生物4;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其在乙醇中具有较明显的紫外吸收峰和较强的荧光,pH值=10.02~12.48时荧光较强,且荧光强度与pH值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该化合物有望作为10.02~12.48范围内的pH值探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u-TP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年 第11期40卷 2301-2307页
作者:王春燕 蒋晓青 周泊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 
利用对苯二甲酸铜(Cu-TPA)能产生强的电化学信号设计了一种灵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测定黄曲霉毒素B1(AFB1).信号探针中的Cu-TPA含有可产生电化学信号的Cu(Ⅱ),当加入一定量的AFB1后,AFB1与探针中特定的适配体结合,使信号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应用:以初中化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4年 第11期35卷 14-18页
作者:符爱琴 马宏佳江苏常州市北环中学213017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从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策略的运用和评价的实施4个方面探索和总结微课程教学的设计.从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视角讨论了微课程教学的应用途径,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将学习与生活高度整合,利用“碎片”时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