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化陈述为探究——“图形的对称”教学及评析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0年 第1期 51-55页
作者:王九红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10000 
“图形的对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1)通过具体操作,使同学们发现并学会用折纸、测量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发现有些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的数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认识数学教育惯性下的课程改革
收藏 引用
数学教育学报》2003年 第4期12卷 44-50页
作者:葛军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是数学教育惯性传承下的改革,即数学课程改革应是数学文化惯性的传承,数学精神、思想方法的贯穿,数学家的思维品质的吸纳,数学教学方式的价值流变趋势,以及教师高素质体现下的改革.数学教育惯性下的课程改革应注意: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时协同编辑中群组可靠性和容错研究
收藏 引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7年 第9期24卷 95-97页
作者:窦万峰 朱鸣 陈卉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7 
论述了在实时协同编辑系统中,协作站点的可靠性和协同会话管理的容错问题。给出一个会话管理器的查询算法,解决了协作站点或网络故障或长时间无操作生成等带来的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给出一个分布式备份模型解决了会话管理器的容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与学对应原理”的实践——对“函数的表示”的教学设计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09年 第1期 58-59,62页
作者:李群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函数的表示”是在高中阶段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等基本内容之后紧接着学习的知识.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定数量的以不同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的具体函数的例子,对函数的表示方法并不陌生,只是没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MATLAB实现中国旅行商问题的求解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应用》2004年 第2期25卷 218-222页
作者:李明海 邢桂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南京210097 
本文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进行组合优化问题求解,针对中国旅行商问题(CTSP),设计一种大比例的优秀个体保护的大变异遗传算法,并使用MATLAB语言进行了实际的编程求解,编程中的各个模块分别实现了复制、交叉、变异等关键环节。用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与数学对应”原理的实践——对“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 第4期13卷 5-9页
作者:涂荣豹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教育理论的意义在于应用,按照“ 教与学对应” 和“ 教与数学对应” 的原理(详见文[1]),对中学数学“ 函数单调性” 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评析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概念形成的 7 阶段模式,情境设计应以突出本质特征来引导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图形对象的并发冲突与视图聚合
收藏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2年 第4期2卷 39-44页
作者:窦万峰 刘菁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南京210097 
分析了基于图形对象的并发操作冲突与一致性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协同设计的并发操作冲突推理和一致性管理模型,它在并发操作发生冲突时自动进行冲突检测和产生分支,并根据冲突类型进行自动或半自动分支聚合.依据图形对象的操作语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于数学新授课教学的几点建议——结合“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课例
收藏 引用
数学教学研究》2003年 第6期22卷 9-10页
作者:周美玲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苏210097 
数学新授课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型,它以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为主要任务.新授课设计的灵魂是优良的教学理念,从宏观上来讲,必须着眼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促进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综述
收藏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 第4期8卷 7-12页
作者:杨明 尹军梅 吉根林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分类问题是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现有的一些分类方法都已经相对成熟,用它们来对平衡数据进行分类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分类性能,但在现实世界中数据往往都是不平衡的,而现有的分类器的设计都是基于类分布大致平衡这一假设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验证秘密分享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2年 第10期30卷 1519-1525页
作者:张福泰 赵福祥 王育民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SN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 
可验证秘密分享 (VSS)是设计安全的密码协议的一个基本工具 ,自从其概念于 1985年被提出后 ,受到了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界的普遍关注 ,到现在为止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本文全面总结和评述了该领域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 ,并探讨了该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