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师范音乐学院"
591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高校音乐守正创新的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2年 第17期 92-95页
作者:王晓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音乐学院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学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我国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支撑下实现创新发展。本文在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俗曲与日本“明清乐”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 第2期 87-92页
作者:徐元勇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国明清俗曲是明清时期 ,在民间歌曲基础上 ,与其他音乐艺术相融合 ,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日本“明清乐”是以中国传入的明清俗曲为主体 ,在日本文化背景下发展形成的一种日本传统音乐乐种。明清俗曲与日本“明清乐”有着千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乐大师斯义桂练声曲研究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 第4期 43-47,4页
作者:庄晔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斯义桂教授是世界著名男中低音歌唱艺术家,上海音乐学院杰出校友、名誉教授。练声教学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斯先生于1979年受中国文化部之邀,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学中留下的珍贵练声资料进行研究,发掘斯先生声乐教学练声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雅艺术接地气——谈音乐诗画《觐地九歌》的艺术探索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2012年 第11期 14-16页
作者:邓小英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说起高雅艺术,人们通常会想到阳春白雪;而谈到群众文化,则很容易和下里巴人联系在一起。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展所长,有机结合,是许多艺术工作者所努力探求的。由中央歌剧院与宁波市鄞州区联手打造的大型音乐诗画《鄞地九歌》,让高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贯通中西 革故鼎新——刘天华先生对近代琵琶艺术贡献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 第4期 76-80页
作者:曹月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刘天华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民族音乐家、教育家,除了对二胡艺术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外,对我国近现代琵琶艺术发展也同样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本文重点从多种角度对刘天华先生在琵琶艺术创作、演奏中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对西方音乐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东晋产生的道教经韵《三炷香》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1年 第1期 24-28,39页
作者:梁江歌 蒲亨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当代道乐经韵来源甚古,至今多仍不明其历史源流。本文综合现存音响和文献所见的资料,对重要经韵[三炷香]的现状特点、产生年代及演变轨迹进行考查,得出初步结论,由此通过具体实例的研究来体认现存道乐的艺术价值、仪式功能及历史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北赵庄唢呐班与婚、丧仪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 第4期 72-77页
作者:赵宴会 赵士玮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根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约有超过3000个乡村唢呐班活跃在苏北广大农村。而赵庄唢呐班则是一个集多种表演体裁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唢呐班的活动已成为当地婚、丧仪式特别是葬礼仪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与当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成语"郑卫之音"与"尽善尽美"的内涵阐释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3年 第9期36卷 13-15,20页
作者:戴楚雯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先秦作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代,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都提出过关于音乐的观点,这些观点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音乐审美理念."郑卫之音"与"尽善尽美"这两个成语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对传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审美心理的调动
收藏 引用
《江苏高教》2005年 第1期 81-83页
作者:江玲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心理是艺术教育成功的关键。基于此 ,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情境意识、情趣意识、情感意识 ,在教育过程中讲究学生审美心理的调动技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琵琶的诗性和诗性的琵琶——从《琵琶行》中解读唐代琵琶文化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评论)》2004年 第11期 60-62页
作者:曹月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其精美的文字语言被誉为我国唐代现实主义叙事诗典范。《琵琶行》独特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的对琵琶艺术的诗性描写。在诗中“琵琶”是一个深浸诗人情感的道具,不管是处于有声或无声的状态,均能传情达意。全诗中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