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压架空线路接续金具温差取电特性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电源技术》2025年 第2期49卷 459-466页
作者:韩露 应展烽 祖玮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4 
针对高压架空线路状态监测传感器的电源瓶颈问题,利用温差发电技术收集线路接续金具热能是一种极具前景的供电方案。明确线路运行条件对温差发电性能的影响是保证传感器可靠供电的重要前提。设计了一种模拟接续金具不同操作条件的温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分数阶Tikhonov正则化的激光吸收光谱燃烧场二维重建光路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23年 第3期72卷 277-287页
作者:庞维煦 李宁 黄孝龙 康杨 李灿 范旭东 翁春生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为探究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燃烧场二维测量光路布置方式,实现有限投影下更精确的燃烧场二维重建,根据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Tikhonov正则化的光路优化方法.将经典的整数阶Tikhonov正则化推广到分数阶模式,建立了基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3MJ大功率脉冲电源的诊断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14年 第4期40卷 1153-1158页
作者:田慧 夏言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为监测高功率脉冲电源的工作状况,设计、制作了13 MJ大功率脉冲电源的诊断系统。该系统由Rogowski电流互感器、高压探针、光电隔离仪和PXI总线数据采集系统及运行软件组成,能够检测到每个电源模块的工作状况,可以迅速判断出发生故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热化学发射用紧凑型脉冲电源模块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20年 第10期46卷 3699-3707页
作者:李贞晓 郝双鹏 马富强 田慧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基于某大口径电热化学炮工程化研究的需求,开展了紧凑型脉冲电源模块的研究。根据之前发射试验所得结论,以及发射系统对重频连发能力和约束空间的要求,确定了脉冲电源模块的技术参数、电路拓扑和功率器件方案。针对功率器件的特点,提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热化学发射中的过电压现象与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学报》2018年 第5期33卷 1177-1184页
作者:李贞晓 金涌 田慧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针对电热化学发射实验所观察到的过电压现象,基于系统的电路结构、主要元件特性和电热化学炮负载特性,通过对比实验、等离子体发生器电阻测量、等效参数测量和理论分析等研究得出过电压的产生机理。研究表明:过电压现象仅在电热化学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氏管对气液两相脉冲爆轰发动机工作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14年 第1期31卷 229-235页
作者:蒋弢 翁春生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为研究文氏管对脉冲爆轰发动机内雾化混合和爆轰过程的影响,建立了气液两相爆轰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其中气相采用时空守恒元与求解元方法求解,液相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文氏管能加快液滴雾化、两相混合,缩短点火起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等离子体点火对燃烧转爆轰影响的数值计算
收藏 引用
《燃烧科学与技术》2011年 第1期17卷 84-89页
作者:彭振 翁春生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采用CE/SE方法对耦合的流体力学方程与麦克斯韦方程求解,对等离子体点火和气液两相爆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3种不同点火位置对燃烧转爆轰(DDT)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点火可以在短时间内点燃爆轰管内汽油/空气混合物,经过一系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磁轨道炮瞬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 第1期38卷 149-154页
作者:林庆华 栗保明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为了研究电磁轨道炮的热生成机理及其温度分布特点,本文建立了三维瞬态电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计算模型,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发射时身管和一体化发射单元温度分布的时空演化过程,以及发射后的身管散热过程,讨论了温度对射速的影响。数值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晶涂层薄带爆炸焊接上限分析
收藏 引用
《焊接学报》2008年 第8期29卷 41-44页
作者:孙宇新 付艳恕 李强 王金相 张晓立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将薄带爆炸焊接温度场简化为一维物体非稳态热传导情形,给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分布解,并引入温升热软化模型,根据拉伸波到达界面时的温度值确定焊接界面上的结合强度,再综合考虑非晶材料的晶化限及涂层与基体界面的结合强度,给出控制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多波长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浓度与温度二维分布遗传模拟退火重建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0年 第10期59卷 6914-6920页
作者:李宁 翁春生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实现气体浓度温度二维分布重建.设计了气体浓度温度二维分布重建测量系统,采用四路波分复用技术以减少投影光路布置数量和增加气体吸收测量信息.针对于图像重建过程中建立的非线性投影方程组,将遗传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